解读《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布会新闻

文字实录

<<点击更新
2025-05-08 15:09:48 齐鲁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定于2025年5月9日(星期五)15:00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省农业农村厅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齐鲁网、闪电新闻全程直播,敬请关注。

2025-05-09 15:01:05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 今天,我们邀请省农业农村厅 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于永德先生,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郭宏伟先生,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田延营先生,省畜牧局副局长李新先生,临朐县委副书记、县长陈诚先生,解读《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于永德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2025-05-09 15:08:27 于永德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首先,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省“三农”工作的关心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我省是乡村富民产业资源大省,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明确要求以做强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连续3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发展乡村富民产业。5月6日,省政府在潍坊市临朐县召开全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总结交流工作,部署安排任务。 近日,经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是省政府制定的首个关于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性文件,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坚持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坚定决心。 《实施意见》共3个方面、20条措施。 第一,明确了总体要求。指出乡村富民产业以农民为主体,适合乡土农情,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创新创业活跃,能给农民带来稳定收益,对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具有重要作用。提出发展乡村富民产业要坚持立农为农、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片区推动,以带动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聚集资源要素,培育发展动能,积极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乡村富民产业体系。到2027年,乡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高。 第二,明确了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积极发展乡村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等4个方面。围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要优化产业布局,完善“13+N”培育体系,构建“一县一策”“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乡村特色产业格局;要培优培强品种,加快品种更新换代;要提升种养水平,推进老旧设施改造提升和现代化养殖装备建设,加快发展数字农业;要延伸产业链条,开展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分级分类培育带动性强的农业龙头企业、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要提升生态价值,深入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围绕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要推进多环节增值,鼓励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大型农业企业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集成应用;要推进加工业集聚,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向产地下沉,打造农产品加工优势集聚区;要推进多元化开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畅销产品。围绕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要丰富休闲农业业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传承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围绕发展乡村生产生活性服务业,要加强乡村商贸流通,增强便民服务功能;积极发展电商产业,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优化农业生产服务,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农村生活服务,满足农村多元化服务消费需求。 第三,明确了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加强统筹推进,形成部门各司其职、同频共振、合力推动的工作格局。工作中,要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注重实效。二是坚持片区集聚推动,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将片区打造成乡村富民产业发展集聚区。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加大财政、金融、人才、科技等支持力度。四是加大产业帮扶经济弱县引导力度,通过财政奖补、产业基金等渠道,有针对性地帮扶经济弱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五是抓好引领带动,切实突出品牌引领,加强市场开拓,推广典型经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决扛牢责任,以有利于群众增收为导向,以片区建设为抓手,做好谋划布局,夯实产业基础,搭建平台载体,健全政策机制,确保乡村富民产业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见到实效。我就先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2025-05-09 15:08:42 主持人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2025-05-09 15:08:58 中国日报记者

我们看到,本次《实施意见》重点围绕积极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乡村富民产业体系。请问,山东目前发展乡村富民产业的基础如何?为做到民富业兴,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2025-05-09 15:14:19 于永德

好的,谢谢您的关注。我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创造了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农村改革发展经验,有基础、有条件大力发展富民产业,使产业振兴成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鲜明特色。省农业农村厅作为乡村产业振兴专项机制的牵头部门,始终把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统筹谋划,集聚资源要素,推动产业融合,密切利益联结,乡村富民产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为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着力实施好以下五项措施。 一是统筹抓好富民产业谋划布局。统筹新一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农业强省建设规划,将乡村富民产业作为重要内容,一体谋划、一体推进。近年来,我们持续深化农业生产“1+4”体系,制定出台设施农业、畜牧业、海洋渔业等政策支持文件,编制枣庄石榴、黄河故道桑黄等30个特色产业规划,推动果菜菌茶、驴兔蜂渔等产业健康发展,构建起具有山东特色的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格局。 二是全力夯实农业产业基础。做强农业基础产业,延长产业链、做精加工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实施农业龙头企业提振行动,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过1.1万家、年营业收入2.3万亿元,均居全国首位。抓联农带农,推动产业链条向农村、农民延伸,探索“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来,“一业一策”培育冠县灵芝、巨野工笔画等地域特色明显、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三是挖掘好发挥好乡村多元功能价值。挖掘农业农村多元价值资源,拓展多种功能,梯次培育1个全球农遗、10个中国农遗、46个省农遗,打造日照绿茶、临沭柳编等地域特色品牌,美丽乡村成为文旅新场景,一批“土特产”成为电商新名片。培育省级乡村工匠433名,带动发展一批乡村创客基地、共富工坊。 四是搭建好富民产业发展的平台载体。发挥乡村振兴片区资源整合作用,省市县梯次建设片区1959个、覆盖村庄近2万个,统筹各项政策、各类项目、各种资源用于发展富民产业。发挥区域特色平台带动作用,打造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9个、农业产业强镇122个,持续提升产业规模化、现代化水平。 五是研究谋划好富民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实施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财政衔接资金产业发展项目等,加大对乡村富民产业支持力度。深化农村改革,累计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12.1万宗,保障产业发展用地。建设金融数智服务平台,推动金融机构创新“按揭农业”“齐鲁富民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全省涉农贷款余额3.89万亿元。深化国有企业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推动国企与102个片区结对协作,完成投资48.8亿元,推动落地一批乡村富民产业项目。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2025-05-09 15:14:37 人民网记者

畜牧业是乡村富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看到《实施意见》中对畜禽业作出了一系列安排。山东作为畜牧业大省,为实现畜牧业稳产保供、农牧民增收,考虑从哪些方面发力?

2025-05-09 15:19:35 李新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我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多元保供、提质增效、绿色转型、富民强村”为目标,全力推动畜牧业、特别是特色畜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肉蛋奶消费和促进农民增收注入了强劲动能。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抓主导产业,保持稳中有进。坚持“稳生猪、强禽业、壮牛羊、兴奶业”的思路,大力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强化宏观调控、监测指导、政策引导,全省畜禽规模养殖场达到3.2万家,专业户超10万个,主要畜禽品种存出栏量均居全国前列;畜牧业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4家,占全省41.5%。2024年全省肉蛋奶总产量1679.87万吨、占全国约1/10,连续33年位居全国首位,可满足1.6亿人消费需求。我省畜禽养殖、饲料兽药、屠宰加工以及畜牧机械装备、畜牧服务业等紧密关联产业的产值总规模超万亿,直接吸纳就业劳动力300余万人,对促进农民增收、充分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将进一步稳定生猪核心产能,推进家禽立体化集约化养殖,稳定肉牛肉羊发展,优化奶牛牛群结构,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二、抓特色产业,保障多元供应。我省特色畜禽资源丰富,既有以驴、兔、鹅、蜂等为代表的特色畜种,又有以莱芜猪、芦花鸡、鲁西牛、青山羊等为代表的地方品种。近年来我们通过规划引领、典型培育、政策扶持、现场推进,构建了东阿阿胶、阳信肉牛、利津肉羊、单县羊肉汤、高青黑牛、临朐鹅肝等一批五百亿级、百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链,2024年全省特色畜牧业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600亿元,同比增长7%左右。特色畜禽养殖保持较高平稳收益,富民强农成效显著,正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新引擎。今后,我们将加快发展地方特色畜禽,聚焦39个地方特色畜禽资源,打造一批特色畜牧业名村、强镇、大县;抓好优势特色品种开发,壮大特色畜牧产业集群,加快地方畜禽品种开发利用步伐,持续做大做强驴产业;支持打造一批竞争能力强、辐射带动广的特色畜牧业龙头企业。 三、抓监管服务,保证质量安全。我们坚持常态化监督抽检,全省畜产品监督抽检合格率达到99.7%;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打击肉及肉制品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有效净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在全国率先实现生猪检疫检验“三证”(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肉品品质检验)信息联通;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畜牧业安全化、绿色化、品牌化水平稳步提升。下一步,我们进一步强化屠宰管理,完成生猪屠宰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扩大牛羊集中屠宰试点范围;推动种养结合农牧循环,促进畜禽粪肥资源化利用,着力保证群众舌尖上的美味和安全。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2025-05-09 15:20:04 大众日报记者

刚才介绍到,全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议刚刚在临朐县召开。今天的发布会,我看到临朐县县长也到场了。请问陈县长,在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方面,临朐县有哪些经验可以和我们分享?

2025-05-09 15:24:35 陈诚

好的,感谢您的关注。临朐是山区县,山地丘陵占比87.3%,森林覆盖率达46%,优越的自然生态奠定了我们农业好、农村美、农民富的基础。工作中,我们以带动农民增收为目标,立足山区资源禀赋,创新实施“三连协同、四体共建”思路举措,抓产业、育龙头,强片区、促融合,走出了一条山区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具体抓了三个方面: 一是片区实施、龙头带动。我们立足每个乡镇的资源禀赋,坚持连片规划、连片建设、连片发展“三连协同”,突出产业联合体、致富共同体、和美融合体、惠民综合体“四体共建”,实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培育工程,规划建设14个乡村振兴片区,大力发展樱桃、板栗、山楂、奶牛、朗德鹅、黑山羊等40多类乡村富民产业。围绕每个产业引进了千喜鹤、伊利等一批龙头加工企业,培育了含香樱桃、相亮山楂、春冠朗德鹅等一批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基地,带动13万户农民增收致富。通过抓龙头、带基地、连农户,实现了乡村富民产业“接二产、连三产”快速集聚发展。 二是搭建平台、培育品牌。我们以市场化思维,搭建了产业联合体和展会等平台,整合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组建43个镇村集体资产运营公司,举办了山珍优品博览会、大樱桃节、农民丰收节等一系列专题展销会,培育了临朐黑山羊、临朐丹参等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临朐柿饼、临朐烤烟、临朐桑皮宣纸等18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临朐蜂蜜、龙山油桃等8类“土特产”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通过展销对接和品牌赋能,农产品价格实现了大幅增长,农民收益大幅提高。 三是业态融合、富民增收。临朐是全国文化模范县,旅游资源丰富。我们积极引入电商直播、文娱体验、亲子研学等新业态,以农文旅融合激活乡村发展“新引擎”。像我们建设的山东省内最长的峡谷漂流——齐鲁嵩山峡谷漂流项目,串联沿线10余个村庄,日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20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五井镇隐士村立足山柿特色产业,与各类市场主体合作布局千晨研学基地等10多个特色农文旅项目,引导村民发展柿子加工、民宿、农家乐等新业态,每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村民人均增收3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土特产”“深加工”“育龙头”“走出去”四篇文章,努力让农业更加高质高效、农村更加宜居宜业、农民更加富裕富足!诚挚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和全国各地的朋友,到临朐来做客。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2025-05-09 15:24:59 新黄河记者

《实施意见》中提到,山东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我们都想去山东的美丽乡村看一看、玩一玩。请问,山东是如何考虑让乡村旅游助力富民增收的?都做了哪些准备?

2025-05-09 15:29:58 田延营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的重要支点,让乡村成为广大游客一解乡愁的“栖息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聚宝盆”。 一是带动能力不断提升。形成“景区带村”“乡村合伙人”“公司+农户”“创客+乡村”等发展模式,吸引返乡企业家、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等投身乡村旅游,涌现出淄博中郝峪村、潍坊隐士村、临沂竹泉村等一批重点旅游村,荣成烟墩角村获评世界“最佳旅游乡村”。2024年吸引游客5亿人次、消费总额达2680亿元,同比增长12.5%和13.9%。 二是集约发展动能强劲。加快实施乡村旅游规模化精品化建设工程,打造景区化村庄1000余个,形成黄河民俗、运河文化、长城村落、滨海渔家、红色沂蒙5条乡村旅游带,30条乡村旅游线路入选全国精品线路。培育77个精品旅游小镇,推出246个乡村旅游重点村。推进集群化培育,发展乡村民宿1万多家,打造旅游民宿集聚区86个。 三是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在全国率先推出“乡村好时节”品牌,入选全国“文旅好品牌”优质案例,设立体验基地37处,累计举办主题活动5000余场次。推出100个“乡村好物仓”,鲁绣、巨野工笔画等乡村IP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全省乡村旅游主题景区达197家,“乡村旅拍”市场规模突破15亿元,抖音“山东乡村游”话题播放量超50亿次。 下一步,我厅将落实好《实施意见》,开展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行动,重点在结对赋能、布局优化、业态创新等方面加力,让乡村旅游更好助力富民增收。一是打造乡建平台。以“艺术介入、美学升级、文化活化”为路径,整合艺术院校、乡建机构等力量,精准匹配服务旅游乡村需求,盘活存量资源,推出乡村美学生活新场景。深化千人精准交流行动,开展赋智结对计划,不断夯实乡村旅游发展智力支撑。二是优化空间布局。重点打造黄河、大运河、齐长城三条乡村文化旅游带,优化济南南部山区、环泰山、环蒙山和“仙境海岸”四大乡村旅游集群,提升微山岛、蓬莱丘山谷等一批乡村旅游集聚片区,拓展大城市郊区旅游空间。三是拓展产品业态。实施乡土美食提升行动,探索开展农村电商与乡村旅游后备厢融合工程,推进旅游民宿集聚区建设,开展“游购乡村”系列活动,推出一批“非遗在乡村”经典项目,打造乡村旅游沉浸式体验小演艺,发展乡村马拉松等体育旅游业态,建设山东特色乡村休闲度假目的地。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2025-05-09 15:30:38 凤凰网记者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电子商务在做强乡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请问省商务厅在发展农村电商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2025-05-09 15:33:43 郭宏伟

近年来,全省商务系统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为抓手,多措并举加快发展农村电商。今年一季度,全省农村网上零售额460.8亿元,增长10.3%。目前,全省共有866个“淘宝村”、199个“淘宝镇”,35个县(市)获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一是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建成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63个,镇级服务快递网点2527个,村级服务物流点约5万个,农产品物流配送、分拣加工等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二是全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引导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打造优质电商供应链。累计打造41个省级农产品电商产业带;300余个特色产品入选“山东好品选品库”。曹县汉服、乳山牡蛎等品牌行销全国。 三是常态化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联合省委组织部连续举办省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农村电商培训班,累计培训830余人,帮助驻村干部理清农村电商发展思路;支持各市县开展培训656期,累计培训6.1万人次,涌现出一大批“电商书记”与“新农人主播”。 四是强化农村电商政策扶持。制定《山东省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设立直播电商省级财政扶持资金,支持农村发展直播电商。推出“齐鲁电商贷”,累计为省内涉农中小电商企业提供低息贷款60多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从这三个方面着手,推动全省农村电商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制定加快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大对电商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产品标准化与品牌化、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支持。二是提升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加强内容营销,打造特色IP,促进电商与农村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三是系统培育农村电商人才,加强与头部平台合作,开展分层分类精准培训,举办农村电商创新创业大赛,激发电商创新活力。

2025-05-09 15:34:09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一方水土产一方好物,“土特产”也能做成富民大文章。为了提升乡村特色产品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请问,山东怎样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山东乡村富民产业品牌?

2025-05-09 15:39:42 李新

谢谢您的关注。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好品山东”为统领,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着力推动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省市县联动,构建品牌培育机制。省级抓品牌目录建设。培育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8个,其中,21个品牌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数量位居全国首位。今年,我省24个农业品牌纳入“好品山东”品牌名单,总数累计达到171个,初步构建起“好品山东+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体系。市级抓区域公用品牌培育。16市分别打造了“泉水人家”“青岛农品”“产自临沂”等区域品牌。县级抓单品类品牌建设。突出县域优势特色产业,重点打造“一县一品”,全省共有农产品地理标志351个。 二是发挥区域公用品牌优势,拓展“好品山东”市场空间。做强国内市场,重点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等市场,开展“好品山东”农产品品牌推介和产销对接。今年4月份,在上海组织举办“好品山东 优特农品”展销推介暨上海推广中心启动活动,山东农业品牌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开拓国际市场,依托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加快山东农业品牌“出海”。发展数字营销,打造“齐鲁农超”山东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平台,联合头部电商举办“好品山东”农产品年货优选活动,推动打造线上山东好农品展厅。组织举办全省“齐鲁新农人”乡村振兴电商直播大赛,着力培育孵化一批乡村电商优秀人才,助推“好品山东”农产品标准化、数字化、品牌化提升。 三是注重标准化和企业带动,增强品牌内生张力。依托省部共建国家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推动制定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主要“菜篮子”产品实现有标可依。全省认定绿色食品3504个、有机食品135个。实施农业龙头企业提振行动,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过万家,形成烟台苹果、寿光蔬菜等10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以及枣庄石榴、高青黑牛、乳山牡蛎等一批特色产业,有力增强了品牌的产业基础和品质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好品山东”为引领,持续强化数字赋能品牌,助力乡村富民产业发展。一是不断加强品牌推介力度。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个方向,开展“采购商齐鲁选品行”活动,组织山东优质特色农产品开展“进市场、进商超、进公园、进社区、进景区”等促消费活动,持续提升我省农业品牌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依托“齐鲁农超”,推动与新媒体、电商等头部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开展线上产品推介、直播带货等,打造一批网络“爆品”。三是持续开展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工作。聚焦提升乡村特色产品品质和质量,培育一批新的“小而美”的品牌和特色产业,不断丰富“好品山东”农产品品牌内涵。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2025-05-09 15:40:04 主持人

记者提问到此结束。大家如果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会后联系省农业农村厅张同政,联系电话:51789188。 本次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往期视频更多<<

分享到: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6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