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新闻

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9月27日开幕

今年正值孔子诞辰2576周年,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定于9月27日至28日在山东济宁曲阜举办。 [详细]

2025全球“云祭孔”将于9月28日启幕
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副秘书长米怀勇介绍了今年全球“云祭孔”相较往年的不同之处。2025全球“云祭孔”活动将于9月28日9点启幕。 [详细]
“跟着孔子研学游”
聚焦“跟着孔子研学游”主题,精准对接海内外多元化研学需求,深入挖掘儒家文化研学资源,系统梳理研学脉络,深入阐释研学内涵。 [详细]

文字实录

<<点击更新
2025-09-22 15:16:22 齐鲁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定于2025年9月23日(星期二)10:00举行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文化和旅游厅负责同志等介绍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情况。齐鲁网、闪电新闻全程直播,敬请关注。

2025-09-23 10:07:38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省文化和旅游厅 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王炳春先生,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文生先生,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副秘书长米怀勇先生,济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冰女士,介绍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请王炳春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2025-09-23 10:11:13 王炳春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的关注与支持。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国际孔子文化节自1984年以“孔子诞辰故里游”为起点,历经40多年的传承发展,已成为享誉全球、跨越国界的文化盛典。今年正值孔子诞辰2576周年,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定于9月27日至28日在山东济宁曲阜举办,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教育厅、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山东省济宁市人民政府、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政府具体承办。整体活动架构可概括为“1+3+N”:“1”即紧扣“大哉孔子 和合共生”这一主题;“3”即三大主体活动,包括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二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跟着孔子研学游”推广活动;“N”即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各类孔子文化主题文旅活动。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的总体思路是: 一是聚焦主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办好国际孔子文化节的重要内涵和重大意义,结合新的实践,系统谋划、扎实推进,更好发挥国际孔子文化节在中华文化传播和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作用。 二是巩固提高。去年创新推出了尼山敬师礼、“高山仰止”——新杏坛·大家讲、“对话孔子”——百项文旅活动等系列创新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将在既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提升,继续与衢州同步祭孔,展示全球Z世代图文短视频征集活动成果等,持续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活动品牌。 三是守正创新。开幕式力求典雅庄重,简化流程、优化设计,以戏剧情景串联政务、仪式、颁奖等环节,营造庄重与温情并存的氛围,构建沉浸式情境戏剧,呈现一场跨时空文化盛典。祭孔大典注重礼制传承,遵循传统祭孔仪程仪规,增强人文内涵,体现传承创新,增强仪式的庄重感和感染力,体现对中华礼乐文明的传承与弘扬。 四是突出特色。聚焦“跟着孔子研学游”主题,精准对接海内外多元化研学需求,深入挖掘儒家文化研学资源,系统梳理研学脉络,深入阐释研学内涵,推出仁智山水——高山仰止之旅、止于至善——笃学善行之旅、德行天下——见贤思齐之旅、儒风润人——诗礼传家之旅、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之旅等一批文化底蕴深厚、体验感强的高品质研学线路,以研学旅游为载体,传承弘扬孔子及儒家思想。 五是文旅融合。充分发挥国际孔子文化节载体优势,坚持全域联动、全业融合、全时消费、全景体验,结合中秋、国庆假期,与“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和“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好客山东·半岛1号”海上游产品等结合,广泛开展宣传推介、特色展览、主题研学、文艺演出、文旅体验等活动,打造全民共享的文化节日。 六是节俭务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控制活动规模,规范活动组织,积极探索社会化、市场化的多元运作路径,把“节俭办会”理念和“务实高效”要求贯穿始终,确保把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办成一场庄重简约、富有实效的文化盛典。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是一场承载千年文脉、跨越时空界限的文化盛会。我们诚挚邀请海内外宾朋共聚孔子故里,聆听先贤智慧的回响,体悟中华文明的博大包容,感受“好客山东”的真挚热情。 谢谢大家。

2025-09-23 10:11:30 主持人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2025-09-23 10:11:45 新华社记者

我们看到近年来国际孔子文化节规格不断提升,其间举办的“重量级”文化活动逐年增多。请问,借此机会,山东在推动文化“两创”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2025-09-23 10:15:56 王炳春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脉绵长、底蕴深厚。近年来,我们深耕人文沃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奋力谱写文化“两创”新篇章,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一是构建沉浸体验新场景。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文化体验廊道和沿胶济铁路文化体验线的“四廊一线”,发布“文润海岱 游读齐鲁”10条文物主题游径,实施“齐鲁文化基因解码利用工程”,成功打造民族歌剧《沂蒙山》、话剧《孔子》等一批精品剧目,创新推出“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好客山东·半岛1号”海上游产品等,逐步构建起多维联动、沉浸感强的文旅新场景,让嘉宾和游客深度体验中华文化底蕴,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二是拓展国际传播新路径。我们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一方面,建立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设立海外尼山书屋,举办“山东文化周”“我眼中的孔子”全球Z世代图文短视频征集活动等国际传播活动,成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协作体等,着力推动中华文化“破圈出海”;另一方面,实施入境旅游服务提升专项行动,举办中外青年学生孔子文化周、“与子同学·齐风共鉴”——中外学生共寻齐文化根脉活动等,邀请中外青年学生走进山东实地体验,向世界生动讲述孔子故事、中国故事。 三是打造交流互鉴新范式。我们坚持“美美与共、和合共生”,连续多年高质量举办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创新实施“尼山儒学对话会”等高端人文交流机制,举办“斯文在兹”全球文庙书院溯源之旅、“金声玉振”中外舞台艺术精品剧目演出季活动,联合海内外60余家文庙、书院、儒学机构开展全球“云祭孔”,向印尼国立孔教高等学院捐赠孔子像,发布“海外人才孔子文化研学行动计划”等,积极搭建文明交流互鉴桥梁,为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积极贡献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国际孔子文化节等平台作用,持续深化文化“两创”,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合作格局,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以实际行动践行新的文化使命。

2025-09-23 10:16:12 中国日报记者

我们知道济宁是孔子诞生地、儒家文化发源地,拥有独特的“文化名片”。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济宁市是如何擦亮做实这张“文化名片”的?

2025-09-23 10:20:28 董冰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济宁市充分发挥孔子文化节的活动影响力和文化传播力,努力以节会平台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带动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助力文化传承发展。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三点: 一是坚持文明对话、和而不同,着力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我们以孔子文化节等重大活动等为载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一方面着力提升孔子文化节的层次能级,策划举办公祭孔子大典、云祭孔、全球文庙书院溯源之旅等文化展示活动,搭建起中外文明交流对话的窗口。另一方面成功承办了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等国际人文交流活动,让“孔子的世界”走向世界。同时,我们不断深化“五友”外宣,开展“视听济宁”“文化济宁”“走读济宁”系列外宣项目,与26个国家的49座城市建立友好关系,济宁的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广。 二是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我们以孔子文化节为依托,组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专班,召开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启动编制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规划,塑强文旅融合发展新优势。我们强化资源整合,深入实施百家景区焕新行动,推出明故城夜游、尼山圣境夜游、蓼河夜游等十大新场景,打造运河记忆、鲁源奇妙游等一批沉浸式体验项目,串联“三孔”、“两孟”、大运河、微山湖等优质旅游资源,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我们深化跨界融合,打造“跟着孔子去研学”十大精品线路,推出《金声玉振》《又见太白》等精品演艺,举办济宁美食联赛、马拉松、演唱会、音乐节等文旅促消费活动2700余场,带动消费7.8亿元。 三是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城,着力激活文化传承发展新动能。近年来,我们以国际孔子文化节为牵引,举办了“对话孔子”百项文旅、“沐浴咏歌”文化体验、“济宁好礼”创意展销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学生教育等八个领域,真正实现了全城同庆、全民共享。特别是今年,我们精心策划了秋季敬师礼预热活动,全市千校同行、一城共振、百万师生热情参与,以乐颂师、以礼敬师,营造了尚礼尊师的浓厚氛围;同时,还策划开展了“泗淛同源·礼运大同”孔子文化交流展、 “千年儒风 四季三孔”油画艺术展、“圣城有约·儒商回家”—投资济宁经贸合作交流会等特色活动,真正让国风变国潮、礼俗成习俗、势能变动能。 文化济宁,礼迎天下。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即将启幕,诚挚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们走进“孔孟之乡 运河之都”,共襄儒学盛举、共品文脉悠长! 谢谢大家!

2025-09-23 10:20:53 中新社记者

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设立20周年,请介绍一下孔子教育奖20年来取得了哪些成就?下步有什么打算?

2025-09-23 10:26:03 李文生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首先,我代表省教育厅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200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3次大会批准决定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该奖项是首次以中国人命名的国际奖项,主要用于表彰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和扫盲领域、妇女儿童教育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具有杰出贡献的个人。孔子教育奖已连续评选20届,在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促进全球教育公平、助力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奖项全球影响力与认可度持续攀升。二十年来,孔子教育奖始终秉持公平、公正、开放的评选原则,累计奖励来自南非、西班牙、巴基斯坦等36个国家的57个优秀项目。获奖主体涵盖多元类型,既有发展中国家扎根社区、深耕基层的民间组织,也有发达国家创新教育模式的先进机构;直接或间接惠及妇女、女童、失学青年、农村贫困人口、少数民族等群体百万余人,有效推动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优质教育目标的落地见效,得到了全球教育界的广泛赞誉与高度认可。 二是“有教无类”教育理念实现全球推广与实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教育思想,“有教无类”通过孔子教育奖成功转化为全球教育行动,充分彰显了跨越时空与文化的“普世价值”。从保障偏远地区儿童受教育权,到助力妇女通过教育实现自我发展,再到为少数民族群体提供特色教育服务,孔子教育奖始终推动不同性别、年龄、种族和社会背景的人们获得均等且高质量的学习机会,真正赋予个体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能力,让东方教育智慧在全球范围内开花结果。 三是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平台作用充分彰显。孔子教育奖已超越授奖范畴,成为连接全球教育领域从业者的重要桥梁,有效促进经验分享与模式推广,形成良好倍增效应。20年来,孔子教育奖成长为全球教育领域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在推动中华文化传播、助力落实2030年全球教育议程中作用不可替代,更成为我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纽带。 回顾二十年发展历程,孔子教育奖已成为我省推动国际教育发展、促进文明互鉴的标志性平台,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各国高度赞赏。 面向未来,我省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奖项提质升级:持续巩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围绕教育公平、质量提升、数字化转型优化评选标准与推广路径;搭建跨国界、跨领域教育合作网络,以教育增进文明对话;在应对教育资源不均衡、数字化鸿沟中践行共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教育智慧,彰显我省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助力全球教育发展的担当。 谢谢大家!

2025-09-23 10:26:27 新华网记者

“全球云祭孔”是孔子文化节的重要板块,那么今年的云祭孔情况如何?相较往年又有什么不同?

2025-09-23 10:30:55 米怀勇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2025全球“云祭孔”活动将于9月28日9点启幕。活动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以“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为主题,创新“主演播室+海内外直播点”形式,联动全球多地文庙、书院等儒学机构以及海内外几十家媒体,对各地祭孔活动进行集中展示和讲解,打造一场跨越国界、贯通古今的文明交响。活动已连续举办九年,今年是第十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传播力、影响力大幅提升。今年的全球“云祭孔”活动主要有以下亮点: 一是海内外联动。国内方面,将直播国内40余家文庙祭孔典礼,曲阜孔庙主要有乐舞告祭、敬献花篮、恭读祭文等仪式;衢州孔庙祭孔活动突出“现代人祭孔”“百姓祭孔”的特点;沧州文庙、吉林文庙、建水文庙等祭孔活动各具特色、亮点纷呈。海外方面,日本东京孔子庙、韩国成均馆、韩国济州乡校、越南河内孔庙、印尼孔教总会、俄罗斯齐鲁文化促进会、法国齐鲁文化促进会、意大利孔子文化促进会等20余个站点联动直播,展现儒家文化跨越国界的生命力。 值得一提的是,应印尼孔教总会的请求,中国孔子基金会向印尼国立孔教高等学院捐赠了一尊孔子石像,将在开幕式上举办捐赠仪式。印尼孔教总会总主席陈清明将应邀带领2个研学团队到山东交流访问。我们相信,通过这种“双向奔赴”,必将有利于促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为构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是全社会参与。打破地域、行业、群体的界限,广泛联动世界各地文庙、孔庙、书院、学校、孔子学堂、儒学机构、华人社团等社会各层面力量,形成“全民参与、共传文脉”的生动局面。发起“《论语》共诵短视频征集活动”,以图文、短视频等形式分享故事。推出“儒润边疆”专题报道,打造《沿着边疆看儒学》专题片,展现边疆文庙的历史底蕴与当代活力。 三是长效化传播。直播结束后,将对海内外祭孔录像进行精细化剪辑,在中国孔子网等媒体开设“全球‘云祭孔’回顾”专题栏目。建立“全球祭孔资源库”,把祭孔活动内容转化为公益教育资源。开通线上祭孔平台,推出祭拜孔子、祭孔直播、祭孔盛况、祭孔专题、儒学问答、中华文庙、《论语》共诵七大栏目,打造“不落幕”的文化空间。

2025-09-23 10:31:48 大众日报记者

刚才介绍道,今年孔子文化节期间,特别推出了“跟着孔子研学游”推广活动。我对这方面很感兴趣,能否向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山东在研学游方面有哪些成果?

2025-09-23 10:36:13 王炳春

感谢这位记者的关注和提问。研学旅游是推动文化传承与教育实践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省锚定建设全国知名研学旅游目的地目标,从产品供给、目的地建设、品牌打造三方面协同发力,推动研学旅游实现了“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一是聚焦多元化,丰富全类型研学产品体系。连续六年举办研学旅行创新设计大赛,推出“好客山东·见识齐鲁”民俗研学、“见识齐鲁·探知海洋”海洋研学、“黄河自然课堂”生态研学等特色主题产品,发布“文润海岱 游读齐鲁”十大文物主题游径、十大考古研学打卡地,开展250多项“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研学活动,打造五批300余家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营地。 二是聚焦系统化,构建多层级研学目的地体系。我省被列为6个全国首批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省份之一,60家研学单位纳入提升试点。指导各地聚力打造研学旅游标杆,济宁全力建设全国研学旅游发展新高地,青岛着力打造全国海洋研学旅游首选目的地,临沂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中国红色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全省上下形成了一体推进、百花齐放的研学旅游发展格局。 三是聚焦品牌化,打造“见识齐鲁”IP体系。创新策划“好客山东·见识齐鲁”研学旅游品牌,制定推出品牌标识使用规范。围绕儒家文化、齐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脉络,推动各地细分打造“跟着孔子研学游”“稷下学宫”“行走黄河口”“奇趣海洋”“亲情沂蒙”等一批区域子品牌,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见识齐鲁”品牌矩阵。 下一步,将以“好客山东·见识齐鲁”品牌建设为核心,着力强化顶层设计,编制《山东省研学旅游发展规划》,构建山东研学旅游资源数据库,完善全省研学旅游服务规范标准体系。着力强化品质提升,建立“成长可跟踪、成效可检验、经验可推广”评价机制,扎实做好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工作,推出一批品牌研学旅游基地。着力强化产品供给,聚焦“研学+百业”“百业+研学”,推动研学与文化、生态、工业、乡村等领域深度融合,开发差异化、个性化的全域研学产品,实现“全龄段覆盖、全场景适配”。着力强化品牌形象,定期举办省级研学旅游推进活动,推出“跟着孔子研学游”“跟着诸子研学游”等主题线路,搭建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市场共建合作平台,并用好新媒体传播矩阵、跨区域合作推介等方式,不断扩大“好客山东·见识齐鲁”品牌影响力。

2025-09-23 10:36:42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刚刚听文旅部门介绍了孔子文化节期间的研学产品,非常有意思。请问济宁在研学旅游方面都作了哪些努力?特别是借助孔子文化节吸引力,济宁推出了哪些特色文旅活动和优惠政策?

2025-09-23 10:43:32 董冰

感谢记者的提问。近年来,济宁市以“跟着孔子去研学”为主线,着力构建体系完备、特色鲜明、业态多元的研学旅游产业集群,聚力打造全国研学旅游示范高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整合优势资源,构建全域研学旅游格局。作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济宁发展研学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坚持顶层设计、高位推进,从市级层面组建文化“两创”指挥部研学旅游工作专班,率先出台“打造全省修学游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编制研学旅游发展规划,全力打造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水浒文化、金石文化5大研学旅游集聚区,成立济宁市研学旅行协会、济宁远景研学旅游研究院,制定行业标准规范,打造了100人的“金牌导游+研学导师”服务团队,在全市形成了覆盖广泛、标准规范、全域出彩的研学旅游发展新格局。 二是丰富产品体系,做强研学旅游产业集群。在工作中,我们突出研学旅游基地带动作用,塑强了尼山圣境、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研学营地等研学新地标,打造了鲁源村、方特东方欲晓、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等研学新名片,策划推出东方圣地拜谒之旅等18条精品研学旅游线路,创新研发六大课程体系、600多门研学课程,培强了孔子文旅、三孔旅游等10大研学龙头企业。其中,“斯文在兹”儒家文物主题游径入选全国十佳案例,“儒学经典游学之旅”跻身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联盟十大精品线路。曲阜市获评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标杆城市。济宁研学旅游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首批现代化优势产业集群、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三是开辟多元市场,擦亮国际研学旅游品牌。我们坚持持续扩大国际孔子文化节等重大活动影响,成功举办中国·济宁研学旅行创新发展大会,发起成立中国研学旅游推广联盟,吸引了全国首家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落地济宁。同时,我们以“孔子家乡 你好济宁”为核心品牌,在上海、泉州等地开展“十城百企千里”巡回旅游推介,举办中外青年文化交流营、“一带一路·再读中国”文化体验等对外交流活动,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旅行社签订研学旅游合作协议。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入境游客实现翻倍增长,游读济宁、体验圣地已成为来济宁旅游的新风尚。 文化中国行,欢迎到济宁。今年文化节期间,我们借势中秋国庆假期文旅消费热潮,精心策划了“畅游圣地 悦享金秋”文旅促消费活动,推出“游目骋怀-跟着孔子去研学”体验季、“玩转济宁·景景有FUN”系列研学主题活动,深化“一张机票游济宁”、双5A景区门票互惠、“好Young济宁”大学生半价游济宁等惠民政策,打造了集文化、旅游、购物、美食于一体的欢乐盛宴,实现“办好一个节,带动一座城”。 当前,济宁研学旅游的绚丽“画卷”已经徐徐展开,欢迎各位朋友走进济宁、对话孔子,触摸历史、品味儒风! 谢谢大家!

2025-09-23 10:43:46 主持人

记者提问到此结束。大家如果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会后联系省文化和旅游厅宣传推广处张旭,联系电话:51791795。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往期视频更多<<

分享到: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6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