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深入推进非煤矿山治本攻坚行动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新闻

文字实录

<<点击更新
2025-11-03 14:46:17 齐鲁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11月4日(星期二)10:00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应急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深入推进非煤矿山治本攻坚行动,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情况。齐鲁网、闪电新闻全程直播,敬请关注。

2025-11-04 10:04:09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省应急厅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邓泽宇先生,省应急厅二级巡视员彭兆峰先生,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段秀铭先生,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东局总工程师熊孝雨先生,介绍山东深入推进非煤矿山治本攻坚行动,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邓泽宇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2025-11-04 10:10:13 邓泽宇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我省是矿产资源大省,金矿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近年来,随着矿山整合推进和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快实施,超深、超大规模、系统复杂非煤矿山数量持续增多,随之而来的坠罐、地压、岩爆、透水等灾害风险交织叠加,安全管控难度显著增大。可以说,当前我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正处在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 面对严峻复杂的安全形势,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落实主体责任”为治本重心,以“解决根源性问题”为攻坚重点,全力推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今年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3%和66%。 现将有关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坚持统筹协调,系统谋划部署 一是高位推动部署。国务院安委会对治本攻坚行动作出安排部署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多次作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并组织召开省非煤矿山专业委员会,研究部署具体实施安排。省应急厅紧扣国家总方案,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并从政、企两端分别细化具体工作措施。二是压实各方责任。推动市、县政府每年制定出台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年度任务清单”,定期公告非煤矿山包保责任清单,对所有非煤矿山逐一明确日常监管主体。出台《关于强化问题隐患溯源压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法定职责的意见》,溯源主要负责人法定职责履行情况,切实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三是构建长效机制。坚持边整治、边总结、边规范、边提升,相继出台和修订非煤矿山许可实施办法、“四化”实施方案、尾矿库闭库销号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二、坚持起底隐患,闭环整治攻坚 治本攻坚行动开展以来,省应急厅会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东局综合运用现场督导、督促提醒、约谈警示等方式,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特别是去年11月份以来,在严格落实涉企检查规定的前提下,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动,创新实施上门帮扶指导,对非煤矿山进行全覆盖安全诊断。累计下井踏勘1560余人次,检查露天矿山和尾矿库1300余人次,打开435道封堵墙验证采空区治理效果,组织1930余名矿山人员进行座谈问询,“一矿一策”出具诊断报告。排查整改问题隐患1万余项,并建立问题隐患“上网公示”和督办销号的闭环管理机制,依法责令37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停产整顿,有效消除了一批现实风险。 三、坚持预防为主,构建防控体系 一是深化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聚焦冒顶、水害、地压等重大风险,持续深化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组织全省非煤矿山累计实施布设物探9.36万点位、钻探进尺73.13万米,查治各类隐蔽致灾因素716条,落实治理措施1498项。二是推进潜在灾害风险超前治理。督促13家露天转地下矿山补齐露天坑底防渗和充填治理欠账,累计充填历史遗留采空区约195万立方米。推动12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山完善防治水责任体系,配齐专业机构和装备,封闭不良钻孔36个。指导28家深井矿山建立地压在线监测系统,为防范冲击地压、塌陷等风险提供了技术支撑。三是加快推进机械化自动化建设。聚焦非煤矿山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出台《推动非煤矿山“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实施非煤矿山设备升级改造。目前,105座非煤地下矿山的通风、排水系统自动化控制率已分别达100%、98%,主提升、供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率分别达92%、82%,有效减少高危岗位作业人员。 四、坚持依法治理,强化监管执法 一是坚持“祛疴除弊”刚性执法。坚持“零容忍”态度打击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各级应急部门严格落实执法计划,检查非煤矿山4035矿次,对违法行为依法处罚1548万元,责令停产整顿或暂停设备设施73矿次,执法检查质效明显提高。二是严格事故调查处理。出台《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提级调查和挂牌督办办法》,对较大事故由省安委办挂牌督办并提级调查。省应急厅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依法严格生产安全事故惩戒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的意见》,对事故企业严格调查处理、依法依规严肃惩处。三是提高企业人员履职能力。印发《山东省非煤矿山“五职”矿长考核记分办法》,通过抓“关键少数”,带动全员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逢查必考”机制,对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应急处置和岗位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试考查。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持续巩固深化现有工作成效,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全力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推动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2025-11-04 10:10:23 主持人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2025-11-04 10:13:35 中央人民广播总台记者

刚才的发布中谈到对非煤矿山企业开展了上门帮扶指导,请介绍一下该做法取得了哪些成效。

2025-11-04 10:15:01 彭兆峰

对非煤矿山企业开展上门帮扶指导是今年推行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从目前看,已取得四方面成效: 一是排查深度与精准度进一步提升。上门帮扶指导以深入排查风险隐患、精准整改治理为目标,帮助企业将隐患排查向“深度体检、精准施策”拓展。在深度上:采取“历史资料溯源、现场踏勘验证、人员问询核实”三位一体的方式进行“体检”,平均每个地下矿山用时5~7天,查阅资料广度、现场踏勘范围、提出问题质量都远超以往。在精准上:聚焦采矿工艺、灾害风险、现场管理等要素,从制度、技术、人员、管理多维度发力,深入挖掘隐患背后的管理漏洞、技术缺陷,“一矿一策”制定整改提升方案。截至目前,帮扶发现的9898条一般问题隐患已整改9590条,整改完成率达97%,192条重大隐患得到及时有效消除。 二是监管服务机制效能显现。一方面,以上门服务方式深入企业,统筹开展矿山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许可核查、日常监管等工作,主动听取管理人员关于安全生产瓶颈、难点等诉求,帮助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通过深入细致的现场踏勘和面对面沟通交流,帮助解决了一批安全生产的难点、痛点,赢得了矿山管理人员的广泛认同,不少矿山主动申请帮扶。 三是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治理。防范大面积冒顶风险,督促地下矿山充填历史遗留采空区约195万立方米;压实防治水工作责任链条,监督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山补齐专业机构、专业队伍、专业装备等短板。累计核查整改企业安全责任清单1万余人次,督促企业完善安全管理制度1500余项。推动淄博高新区等矿山集中地区开展区域性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四是基层监管能力显著提高。通过省级带头、“以干代训”的形式,省市县三级监管人员共同编组、分工检查,全省68个有非煤矿山的县(市、区)263名监管人员全部参与帮扶,同专家一道查找问题隐患、起草帮扶报告、督促整改闭环。同时,指导13个市611名政府及部门负责人逐矿落实包保监管责任;推动潍坊、乳山、长清、东平等地应急部门设立专门监管科室、配强专业监管人员,筑牢监管组织保障基础。

2025-11-04 10:15:27 中新社记者

尾矿库安全是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了解到,近期山东修订出台了《山东省尾矿库闭库销号管理办法》,请介绍一下该办法的具体内容及主要意义?

2025-11-04 10:19:05 彭兆峰

尾矿库是堆存尾矿的场所,一旦溃坝极易造成严重后果。尾矿库闭库销号是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促进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修复的关键环节。为加快推动尾矿库闭库销号工作,省应急厅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等四部门印发《山东省尾矿库闭库销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共15条,主要包括了尾矿库闭库、销号、再利用和安全管理等内容。一是明确闭库情形。对运行到设计最终标高、停用时间超过3年等五种情形尾矿库应实施闭库。对库容小于10万m³且总坝高低于10m的小型尾矿库,明确可采取简易程序进行闭库。二是明确销号条件。尾矿库完成闭库工程、土地复垦和环境治理后,即可申请销号。同时明确了对坝体与库区基本融入周边自然地形地貌,无尾矿库明显特征,经评估对周边安全、环境不造成影响等3种特殊情形,可直接申请销号。三是细化再利用规定。尾矿库回采中止或结束后,可按照要求履行相关手续后继续堆存尾矿。四是明确了尾矿库销号后的安全管理职责。 《办法》系统总结了山东尾矿库闭库销号经验,为尾矿库闭库销号工作提供了清晰、可操作的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引。首先,进一步明确了所有类型尾矿库的责任主体,实现了责任全覆盖。其次,明确将超设计回采周期未完成回采的尾矿库纳入闭库治理并销号,填补了回采尾矿库闭库管理的政策空白。第三,明确闭库工程、土地复垦、环境治理等工程措施硬性指标和验收标准、责任部门,使销号条件更具体、可量化,提升了销号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第四,对闭库销号的申请、验收、审查、公告、销号后管理全流程进行了优化完善,形成了严密的管理闭环,避免了责任真空。

2025-11-04 10:19:27 大众日报记者

作为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设在山东的派驻机构,在推动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

2025-11-04 10:24:14 香港商报记者

我们了解到,我省在非煤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能否介绍一下,在推进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将如何加强?

2025-11-04 10:23:37 熊孝雨

山东局作为矿山安全生产的国家监察机构,致力于构建“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体制建设,通过监督检查地方矿山安全监管工作和抽查检查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一体压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以及矿山主体责任等“三个责任”落实,推动实现全省矿山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一是向地方政府提出改善和加强矿山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建议。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等重点工作,纳入“督政”重点内容。以检查发现矿山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隐患、重大风险和突出问题为切入点,验证属地政府及其应急、公安、自然资源等部门在矿山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今年以来下达建议书30余份,提出问题及意见建议280余条。 二是着力强化监管执法能力提升。推动市县监管执法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专业监管人员,目前13个涉及非煤矿山的市,已有济南、淄博、烟台等7个市应急局专门设置了矿山安全监管科室,专业监管执法人员占比也在逐年增加。另外,我们在检查矿山过程中,采取了与地方监管执法部门集中研判风险、联合检查等举措,有效督促监管执法人员切实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三是突出对重点地区帮扶指导。针对山东省确定的非煤矿山重点地区以及非煤矿山数量较多、灾害风险偏大的地区,我们划定了临沂兰陵县、淄博高新区、济南莱芜区、烟台莱州市、潍坊昌邑市5个重点帮扶地区,有针对性、倾向性地指定专业监察人员,实施“一对一”帮扶指导,采取不定期的调度联系等方式,帮助排查隐患、防治灾害,着力破解区域性、根源性问题,推动治本攻坚任务落实落细。比如,临沂兰陵县重点帮扶夯实安全基础、淄博高新区重点帮扶抓实顶板支护管理、济南莱芜区重点帮扶抓好水害治理、烟台莱州市和潍坊昌邑市重点帮扶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对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矿山存在突出问题、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地区,我们采取通报、约谈、提出问责建议等措施。 通过查处重大事故隐患、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倒逼矿山企业提高依法办矿意识,健全完善技术管理体系,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2025-11-04 10:27:28 中宏网记者

矿山安全至关重要,请问自然资源部门在矿山安全监管方面有哪些举措?

2025-11-04 10:27:08 彭兆峰

谢谢您的提问。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是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基础性、前瞻性、预防性工作,是加快实现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根本举措。 近年来,省应急厅高度重视推进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将其作为治本攻坚行动的关键任务和日常督导和专项检查的重要内容。通过完善制度机制、强化技术支撑、严格监督检查等一系列措施,持续推动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截至目前,查出地下矿山废弃井巷、断层、露天矿山边坡破碎带等700余处,一大批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探明并得到治理。与此同时,也发现部分非煤矿山企业存在普查质量不高、治理措施不完善等问题。下一步,省应急厅将持续推动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提高普查精度,强化动态管理。督促企业常态化开展普查,聚焦未来3~5年采掘规划区域,动态更新普查台账,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加快推进非煤矿山集中地区区域性普查,建立区域性隐蔽致灾因素数据库,为源头防控提供数据支撑。 二是加强成果转化,推动综合治理。强化普查成果在矿山设计、生产计划、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应用,推动“一张图”管理。加强对重大致灾因素的专题研究和技术会诊,提升治理措施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三是严格执法监管,压实主体责任。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纳入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执法重点事项,加大对普查数据造假、治理措施不落实、风险管控不到位等行为的查处力度。推动企业真查实治,切实将灾害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2025-11-04 10:32:43 山东台综合广播记者

明年是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请问针对当前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明年山东将开展哪些工作?

2025-11-04 10:36:51 主持人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应急厅新闻宣传处刘伟,联系电话: 51787938。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2025-11-04 10:32:14 段秀铭

谢谢您的提问。近年来,省自然资源部门在矿山安全监管方面主要做了五方面工作: 一是严格矿山准入管理,把牢安全生产“第一关”。省自然资源厅先后出台《山东省矿业权网上交易规则》《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登记管理的通知》等制度性文件,理顺矿业权出让流程,进一步明确矿业权出让审核要点。在矿业权设置上,严格落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要求,以生产规模等方面为准入关口,科学划定开采区域,坚决避让生态保护红线等禁止限制区域,在开展矿业权出让时及时征求应急、发改(能源)、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意见建议,协同做好矿业权出让前期工作,形成部门横向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共同筑牢安全防线。 二是明确矿业权整合规则,推动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小、散矿山是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我们研究出台省级出让登记矿种矿业权整合等规则,进一步明确矿产资源整合条件和流程,积极协助当地政府推进烟台金矿资源整合工作,先后批复归来庄金矿、鲁中矿业、田陈煤矿整合,以及彭庄煤矿与郭屯煤矿、岱庄煤业与许楼煤业边界调整工作,指导企业合法合规整合周边零星分散资源和夹缝资源,增加矿山储量、扩大产能,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动矿产资源规模化、高效化开发利用。 三是织密越界“防控网”,强化执法监管。运用互联网、遥感监测、无人机等技术提升监管效能,着力构建“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群众报”的空天地一体化自然资源监测监管系统。以越界开采等问题为重点,组织完成全省318个持证露天矿山采矿权范围内限制性因素套合分析工作,系统梳理与永久基本农田、耕地、生态保护红线等边界重叠情况,对疑似问题图斑及时移交调查处置,实现对矿山越界开采问题的“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 四是加强绿色矿山建设,倒逼矿山企业安全升级。绿色发展是安全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将绿色矿山建设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对申报绿色矿山的,凡近三年内发生过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或受到安全生产部门处罚未整改到位的,一律不予通过。对已建成绿色矿山,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及时移出绿色矿山名录。截至目前,山东黄金集团三山岛金矿、临沂会宝岭铁矿有限公司会宝岭铁矿等651家矿山建成绿色矿山,全省大、中、小型绿色矿山建成率分别达到93%、90%、86%,提前三年完成自然资源部要求的绿色矿山建设任务,国家级和省级绿色矿山数量位居全国首位。通过绿色矿山建设,倒逼矿山企业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强化安全生产隐患问题整改、提升安全生产能力水平。 五是深化隐患排查整治,筑牢矿山安全防线。结合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实际和安全生产工作特点,印发《全省自然资源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指南》,督促各地各单位聚焦生产经营单位、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促进自然资源领域本质安全生产水平提升。针对各市前期排查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近期成立4个暗访工作组,赴各市开展自然资源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回头看”暗访,坚决防范自然资源领域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2025-11-04 10:36:34 邓泽宇

感谢您的关心。关于明年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的安排部署,省应急厅将坚持边排查、边攻坚、边提升的原则,从源头把关、灾害防治、教育培训、监管执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治本攻坚。 一是持续加强许可核查源头把关。坚持许可、监管和执法一体监督机制,对许可核查发现的问题隐患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处理,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的一律中止核查。加强安全许可证现场核查和安全设施设计实质审查,统一各级许可审查标准,确保国家和省有关准入条件得到严格执行。 二是持续强化灾害风险超前治理。聚焦提升系统、水害防治、采掘管理、地压防范等风险防范,加强风险研判和专项治理。在提升系统方面,对单次提升超30人竖井、在用斜井开展专项安全诊断,逐矿逐井进行系统性诊断研究。在水害防治方面,要对临海采矿矿山进行重大风险防范科学研究,指导风险防治和安全生产。在采掘管理上,指导矿山企业规范单体工程设计、图纸绘制、现场作业管理等环节,加强采掘作业全流程管理。在空区管理上,对粘土矿采空区处置情况进行专项诊断,防范大面积冒顶风险。在冲击地压、岩爆方面,紧盯28家采深超800米矿山,加快推进省地下非煤矿山地压监测预警平台应用,实现对岩体应力变化实时监测预警。 三是持续提升人员安全素养。强化事故警示教育,坚持“一案一警示”,运用现身说法、剖析解读等方式,结合事故复盘推演,让矿山人员深刻感受到事故的残酷性、灾难性以及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督促企业加快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是企业最大效益”和“人人都是安全员”理念传导至企业各个层面。要用好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切实发挥全员主观能动作用。 四是持续保持监管执法高压态势。针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不及时、隐蔽作业面、人员挂靠等违法行为,坚持露头就打,该停产的停产,该移送的移送,对相关责任人员要严肃追责问责。扎实开展第三方服务机构监管执法,对出具虚假、失实报告等违法行为严格处罚。

往期视频更多<<

分享到: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6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