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研究丨牢记总书记嘱托 砥砺奋进走在前列

来源:山东发改

2018-03-09 19:00

发表于山东

三月的北京,春和景明。世界的目光,再次向这里聚焦。


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党的十九大后首次全国“两会”,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余名新一届住鲁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盼,认真审议、热烈讨论。“牢记总书记嘱托,奋力走在前列”,是大家的焦点话题。

山东,是总书记牵挂的地方,总书记对山东工作十分关心,对齐鲁大地满怀深情。2008年和2013年,总书记两次视察山东;2014年、2015年,又对山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为山东规划了“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指明了山东前进的方向。“不负总书记嘱托,砥砺奋进走在前列”,齐鲁大地在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作答。

凝心聚力抓落实,一笔一画做答卷。“我们用心领悟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总书记嘱托,把‘走在前列’作为一切工作的目标定位,定任务、建机制、抓落实。”省委书记刘家义说,去年6月召开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为主题主线,全面研究如何把总书记的指示一项一项真正落到实处。省委列出19项重点任务,省委常委分工负责,目的就是让“走在前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坚持思想引领,一路砥砺前行。山东聚焦聚力“走在前列”,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山东各项工作能够迈上新台阶,关键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有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的指引,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刘家义说。

这是全体齐鲁儿女的共同心声。

新时代,新思想,新任务,新作为。出席“两会”的住鲁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致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做好新时代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重要法宝,必须深刻领会自觉践行。有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引,有习近平总书记把舵领航,山东一定能够坚实地跨过一道又一道关口,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为全国发展大局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扛起新旧动能转换的山东担当

山东是实体经济大省,但大而不强,结构性矛盾突出。如何冲出几十年形成的传统路径依赖,打破困扰多年的“资源魔咒”,是山东“走在前列”的新时代考卷中,一道必须作答且一定要答好的考题。

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十分关心,多次作出指示。2008年在山东视察期间,他要求山东重点做好“新、特、优”三篇文章,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科学发展新机制、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2013年11月,总书记再赴山东视察,希望山东锐意改革,敢创新路,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走在前列,明确要求山东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在此之前不久,总书记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特别指出,山东等省主要是看怎么凤凰涅槃、腾笼换鸟,看怎么优化产业结构,怎么继续起到领头雁、火车头的作用。2014年、2015年,总书记又对山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山东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力度,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对山东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也为山东经济往哪里走、怎么走,指明了方向。

敢于担当担责,勇于攻坚克难,是山东人最宝贵的精神品格。落实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山东改进完善17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工作意见,大幅提升资源消耗、科技创新等关键指标考核权重,努力从重经济增速和总量扩张的思维中摆脱出来;分门别类制定22个重点行业转型升级方案,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意见,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从重数量到重质量,从重产能到重效益,狠下功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山东经济的喜人变化,如意集团是一个缩影。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来到如意,他走进车间,与企业研发人员和一线员工亲切交谈,详细了解经营发展情况,语重心长地叮嘱:企业是创新主体,掌握了一流技术,传统产业也可以变为朝阳产业。总书记的话,既是关怀和鼓励,更是极大的鞭策。

如意集团董事局主席邱亚夫代表说,如意集团把总书记的话牢牢记在心上,加快构建前沿科技创新体系,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及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科技研发能力快速提升。目前,如意的纺纱挡车工都是骑着电动车、手拿IPAD来挡车,万锭用工人数由150人减至15人,引领了中国纺织工业智能制造4.0时代。“作为一家在传统行业里成功转型的企业,我们一定坚持以国际化视野整合资源,推动企业加快向研发型、智慧型、品牌型企业转型升级,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邱亚夫激动地说。

淄博市市长于海田代表对此也深有感触:“推动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附加值低、污染高的企业,确实到了该出清的时候了。”淄博是山东的工业大市,建陶产业是淄博重要的传统产业,建陶产量一度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然而,很多建陶企业污染高、能耗高、利润低,成为制约淄博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2017年,淄博关停了9523家散乱污企业,建陶行业产能从之前的8亿平方米压缩到2.5亿平方米,压减70%。大幅压缩产能后,企业的主要精力从之前的打价格战,转到提质量、做品牌上。这个在当地有着悠久历史的行业,通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扭转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市场竞争秩序得到有效规范,行业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

今年1月,齐鲁大地又迎来一个历史性机遇。在总书记、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是党的十九大以后国务院批复的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也是全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党中央对山东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就召开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动员全省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方力量,迅速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吹响山东向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迈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新步伐。

“迈入新时代,山东发展的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发展形势逼人,竞争态势逼人。面对这样的压力,必须有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危机感,勇于担当、造福人民的使命感。”住鲁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就是要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打头阵”,实现山东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革命性变革,为全国动能转换蹚路子、作贡献,为山东“走在前列”加注源源不断的新能量,“我们必须有这个勇气、有这个智慧、有这个胆量、有这个干劲,奋力投入这场时代大考”。

破壁清障补短板

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使我国以世所罕见的速度发展起来了,但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难题,不深化改革不行,深化改革力度小了也不行。”2013年在山东视察期间,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的重大意义,他特别叮嘱山东,要锐意改革、敢创新路。

重温总书记的这份嘱托,住鲁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表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山东40年来的历史变迁和巨大成就,就是因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解放思想,敢领风气之先,敢于创造,善于创新。

五年来特别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全国一盘棋,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从具体实际出发创造性落实好中央精神,让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不断打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当下,国内新一轮区域竞争蓬勃兴起,兄弟省市竞相营造优质发展环境,你追我赶,各展其能。山东有厚实的基础和突出的优势,但一些顽瘴痼疾不容忽视。发展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潜力,山东以极大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改善发展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提高效率、优化服务。

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部署,省里制定出台《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的意见》,开展削权减证、流程再造、精准监管、体制创新、规范用权“五大行动”,加快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政务环境。仅2017年,就新削减省级权力事项1082项;全省17市一次性取消村(社区)各类证明1842项,清理幅度达87.1%;全省27458个事项“只跑一次”,8540个事项“零跑腿”……5年前,山东泰安裕鑫新材料公司会计陈建新办理纳税申报,来回几十里、耗时大半天;如今,他到一个窗口几分钟就能搞定,办税不再是负担。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

一个地区的发展就如逆水行舟,优势如不抓紧巩固,很可能变成继续前行的包袱;弱项如不抓紧补齐,就会成为影响整体的短板。高点定位,突出优势,补齐短板,是山东扛起“走在前列”使命担当的必由之路。

作为一名来自水利战线的代表,省水利厅副厅长曹金萍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以有限的水资源为山东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山东当地水资源总量308亿立方米,仅约占全国的1%,但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却分别约占全国的7%、6%、9%。经测算,现状工程条件下,考虑农业和生态正常用水需求,到2020年,正常年份全省将缺水41亿立方米,缺水率15.6%。”曹金萍说。

破解山东缺水的难题,得有大手笔、大创新。去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必须破解制约山东未来发展的水问题,部署编制了《山东省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从长远和战略高度统筹解决山东水问题。这是山东第一次对所有水问题进行统筹谋划。按照这个规划,2020年全省生活、工业用水能得到基本保障;到2030年,将满足全省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能够应对百年一遇特大干旱;到2050年,将满足人民群众对水日益增长的舒适性需求,实现人水和谐共生。

时代奔涌向前,改革永不停息。住鲁全国政协委员、山东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卞志良说,当下山东奋力推进的新旧动能转换,就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体制机制、工作模式等诸多方面的革命性变革。打好这“关键一战”,必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山东企业家应该放下思想包袱,勇于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探索,克服路径依赖。政府也应坚持抓改革破难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活力竞相迸发,让市场力量充分释放。”

走出会场、回到房间,很多住鲁代表、委员就捧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重温学习。“勇于自我革命”“真刀真枪推进改革”“使改革落地生根”“将改革进行到底”……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引人深思、催人奋进。大家表示,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纪念,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答好新时代改革答卷。山东发展要有大突破,就要认真对照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对照全省人民的殷切期盼、对照山东现实状况、对照先进省市,对思想观念、体制机制、领导方式、能力作风等进行一次大排查、大检修,看看哪些方面不适应,阻碍了生产力的大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大推进。只要高扬改革旗帜,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勇于破除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山东就一定能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凝魂聚气铸就文化自信

曲阜,孔子故里,儒家圣地。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发出一个强烈信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一年后,总书记又对山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山东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既古老又年轻的文明,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基因,在人类文明的灿烂星空中闪烁着最耀眼的光芒。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扛起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责任,山东唯有用最实的担当来回应。山东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摆上全局工作突出位置,从更宽视野上强化总体布局,从更广领域上扎实推进。

新时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山东不断“搭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部署,加快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打造中华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儒家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努力建设道德文化首善之区。加强齐文化传承和保护,建设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

新时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山东不断“登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要求,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发,努力在世界儒学传播和研究中保持充分话语权。推动乡村儒学、尼山书院、孔子学堂建设,提升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儒学大会等品牌影响力。

文化“虚功做实”,把山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各项工作,“顶”在全国前列:2017年9月起,山东中小学全面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在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三个学段全面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省份;9200多所儒学讲堂走进乡村社区,1300余家“孔子学堂”遍布大江南北;“山东文化年”“孔子文化周”等活动在海外顺利举办,“孔子故事”“中国故事”国际影响日益广泛深远……

“中国正在形成世界儒学研究传播中心,推动儒学从‘形成话语圈’到‘掌握话语权’的转变,山东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住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表示。2013年被总书记“点赞”后,他主编的《论语诠解》就成了书市上的畅销书,英文版先后被美国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10家著名大学的图书馆收藏。

文化凝结着过去,文化连接着未来。吮吸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扎根新时代伟大实践的丰沃土壤,山东文化发展呈现出繁荣兴盛的生动景象。

很多电视观众都有一个共同感受,电视上的优秀鲁剧越来越多,这些作品大都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叫好又叫座。电影电视剧制作已经成为山东闪亮的文化品牌。

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原艺术副总监赵冬苓代表,是热播剧《沂蒙》的编剧。谈及山东影视剧创作上的“秘诀”,她说,山东文化资源丰厚、文明底蕴深厚,以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指针,山东影视剧创作注重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齐鲁文化中汲取营养,用好用足这一优势。“中国影视工作者都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到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同时立足于现在,面向未来,作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新表达。”她表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民之所盼,就是施政所向。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强调,要切实做好保障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

人民领袖人民爱,人民领袖爱人民。山东人民不会忘记,总书记视察山东,一言一语,皆为百姓忧乐;时时处处,尽显民生情怀。在沂蒙革命老区,他作出“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殷殷嘱托;他牵挂百姓,留下“把涉及农民工的政策落实好”的深切关怀;他倾情“三农”,描绘了“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生动蓝图。

五年来特别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以极大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在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上用心用情用力,通过密密织牢民生保障“安全网”,通过改善百姓生活的一件件、一桩桩实事,让好处看得见,实惠摸得着,使民生的含金量真正转变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菏泽是黄河入鲁第一市,境内黄河全长185公里,形成滩区面积504平方公里,滩区内居住人口14.7万人。黄河水在滋润沿黄百姓的同时,也把贫困落后像泥沙一样沉淀在滩区。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菏泽视察,召开市及县区委书记座谈会,明确要求“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不断改善贫困人口生活”。

精准脱贫,是决胜全面小康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山东高度重视黄河滩区脱贫迁建,省委书记刘家义要求,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好总书记的嘱托和党中央部署。2017年8月,全省脱贫攻坚推进会在菏泽召开,强化问题导向,拿出真招实招硬招,向最难处聚焦聚力。为确保2020年如期完成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成立了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的专项小组,纳入“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列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工程,出台《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三年投入280亿元全面解决60万滩区群众防洪安全和安居问题。

菏泽市市长解维俊代表介绍说,预计明年底,菏泽将有18个村台完成社区主体工程建设,其中6个村台达到入住条件,2.8万群众喜迁新居。到2020年底,全市所有村台全部建成交付使用。到那时,滩区群众世代期盼的“安居梦”将成为现实。“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还债”的生活方式将成为永久历史。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山东着力解决民生痛点、难点的同时,不断满足新需要、回应新期盼。

“一听说修路,大伙都激动得不得了。老百姓心里最清楚:这些路就是致富路、小康路!”莒县城阳街道岳家村社区党委书记许传江代表说,莒北乡镇中最偏远的果庄乡,是传统的大棚油桃种植乡镇,大棚油桃多达1.2万亩,年产油桃1500万斤。但油桃大多集中在春节前后上市,运输又不方便,有时老百姓摘了桃子销不出去,造成很大的损失。“县里已经做好了规划,用两年时间完善莒北乡镇的路网,等这些路修好了,老百姓出入就更方便了,来来往往的客户也就更多了。”

盯紧“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注重向深度贫困地区发力,新增脱贫攻坚资金、项目、举措重点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解决好发展最不平衡、最不充分的问题。“确保我省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不容动摇,决心坚定不移,任务必将实现。”在全国“两会”审议讨论中,这是住鲁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一致心声。

实干是新时代的底色,奋斗是新时代的注脚。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殷切嘱托,奔腾在亿万齐鲁儿女的血脉中,凝聚在齐鲁大地改革发展的奋斗中。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光辉指引下,齐鲁儿女一定会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山东实践的新篇章,齐鲁大地一定会更加生机勃勃、美丽富饶。

宏图,成竹在胸。奋斗,时不我待!

(来源:大众日报)


来源:山东发改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阅读量:33.6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3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