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真碰硬根除作风顽疾

来源:吉林日报

2018-09-07 11:14

发表于山东

原标题:动真碰硬根除作风顽疾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我们抓作风建设,归根到底,就是希望各级干部都能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在近日召开的全省干部大会上,深刻反思“长生问题疫苗”事件,指出其暴露出我省一些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重,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工作失职失责失察、不严不实不深不细问题突出。对干部作风进行全面整顿十分紧迫、极端重要、势在必行,从而开启了我省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的序幕。知耻而勇,知耻而进。这不是一次权宜之计、应付之策,既是向中央和全省人民作交待,更是抓住契机根除作风顽疾,动真碰硬真转作风促进事业发展的一次务实之举。

根除作风顽疾必须深刻反思,找准根源,深挖本质。“长生问题疫苗”事件触目惊心,挑战人的良知和底线。对与事件有关责任者的问责速度之快、力度之大、人数之多,均属罕见。杀一可以警百,杀一更要警醒。案件所暴露出来的作风问题,带有很大的普遍性,作风问题不解决,工作上出现问题是迟早的、必然的,这个“脓包”,不在疫苗安全监管领域“拱”出来,也会在其它地方“拱”出来。审批监管中不较真不碰硬,本着“也不用花我的钱”“不把矛盾引向自己”的想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小事怎能不产生蝴蝶效应。群众工作在一些人那里不是服务群众的工作,而是防止群众闹事,控制群体事件,捂着盖着群众的声音,奸商佞人怎能不投机取巧。当然要扪心叩问一下,自己身上有没有?自己所在的班子有没有?自己负责的地方、部门、单位有没有?其实更要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有?怎么就有了呢?这些背后的根源就是心中藏的是自己的利益,只问花不花自己的钱,却不问是不是人民的钱,只问矛盾矛头别伤及自己,却不问伤不伤群众,伤不伤人民。只考虑影不影响自己的发展,影不影响自己的乌纱,却不去考虑影不影响吉林的发展,影不影响党的事业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有再多的技巧,再高的学问,再好的自然条件,也没有办法把事情做好。必须看到作风顽疾的根源就是宗旨意识的淡薄,本质是党性修养的不足。党的十九大报告告诉我们:“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现在想来,何其深刻。

根除作风顽疾必须深入学习,转变思想,提升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的本质是党性问题。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好作风的思想之源。以作风大整顿为契机,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真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理想信念而奋斗。就是要始终坚持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性、长期性的政治任务,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问题学,学出觉悟、学出信仰、学出担当。真正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具体工作中,实际行动上能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刻认识新时代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新变化,目标任务、方式方法的新需要,切实提升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

根除作风顽疾必须兴利除弊,狠抓问责,鼓励新风。这次大整顿已经把作风问题上升到“我省政治生态的一个重要‘污染源’,成为阻碍我省各项事业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的高度了。可见,这就是转变作风的一个关键节点,一次重要契机。正所谓越到紧要关头越不能松懈动摇。深刻体会党的十九报告的精神,“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以此为镜,狠抓问责。巴音朝鲁书记提出的“四个有的”就是问责的重点,“有的干部怕担风险、怕担责任的问题非常突出,平时不作为,有事不担当,复杂工作能躲就躲、能避就避,困难问题能拖就拖、能绕就绕,碰到突出矛盾,不评估、不研究、不表态,轻轻松松就把问题给推出去。有的新官不理旧账,该办的事不办,能解决的问题不解决,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有的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缩手缩脚,该拍的板不拍,该定的砣不定。有的不敢啃硬骨头,不敢触及矛盾,对重点难点事项,采取‘鸵鸟政策’‘放挺政策’,高高挂起、视而不见”。失责要追究,担当当鼓励。我省的干部大多数是好的,是能够心中装着群众,尊重群众、贴近群众,是能够紧跟时代、勤奋刻苦、努力工作的。要对这些履职尽责、奋发有为的干部,及时予以褒扬激励。真正在干部队伍中树立起正确导向,形成对党负责、为民担当、勤奋工作、振作精神、昂扬进取、勇于创新的新风尚。

来源:吉林日报

新时代

阅读量:28.4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3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