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原县:村民“辣问”质询 干部当场答疑

来源:大众日报

2019-06-04 07:35

发表于山东

临近麦收时节,农忙之余,山东省平原县的877个村子陆续开起了各自的“阳光报告会”。各村和乡镇街道的干部把村里大事小情向群众通报,把监督权交给全体村民,报告会现场经常是“辣味十足”。

“村里的‘井井通’新挖的18眼机井为啥还没通上电?”“村里的垃圾好几天没清,已经快堆成山了。”5月11日上午9点,王杲铺镇蔺庄村文化大院的广场上,该村的“阳光报告会”正在进行。村党支部书记蔺庆华作完工作报告后进入提问时间,村民们毫不客气地抛出了问题。

“关于机井,现在正在丈量铺设电线长度,预算定好了就开会讨论,到时村里统一出工修建。”蔺庆华回答说。

参会的张华镇环卫办主任翁长军则就垃圾清理问题向村民作出了解释:“一是村民的杂物占道,影响垃圾清运车进出;二是人手少,清运压力比较大。下步镇环卫办将加派人手,各位村民也不要把杂物堆放在胡同里。”

经过问答,村民的合理诉求和各类问题被一一妥善处理。

“过去村务公开栏虽然也贴告示,但我们既看不懂,也没心思看。现在村支书当面一条条说给你听,听不明白还能现场问,这样的公开才是真公开。”年过古稀的焦金才在村里担任了40年文书,“阳光报告会”给村里带来的变化,他看得最清楚,“报告会成了党支部跟村民的‘连心桥’,村干部和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里发展越来越好。”

别看现在的“阳光报告会”这么热闹,2017年刚开始推行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干部怕驾驭不了局面,老百姓则不相信这个会能反映真问题。有些群众怀疑,这是在搞形式,抓典型。

“口号喊得响亮不如把事办得敞亮。”平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守学说。县里逐渐完善报告会工作机制,明确每场报告会必须包含11条党务、8项财务、11条事务明细,以及6项“三资”内容,去年还建立起“一述、两问、三定、四评”工作机制。

在推进过程中,平原县还注重用好考核“指挥棒”。县里专门组织督查组,每半年抽取不少于30%的村庄现场督查;利用基层党建“可视化”系统,实现了电子化督查全覆盖。同时,将“阳光报告会”召开情况纳入村党支部和支部书记星级考评,与干部报酬直接挂钩,并计入乡镇协同发展综合考评,对工作重视不够、效果不好的镇村,进行通报、约谈、问责,倒逼干部们打消消极应付的念头,对村民提出的问题抓好落实。

在平原经济开发区的张茂吴村,上午开会群众反映浇不上地的问题,下午村支书就赶紧到县里去申请资金,买潜水泵。问题一件件给解决了,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参会,畅所欲言。

如今,平原县的“阳光报告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两年来,群众累计提出质询问题16709条,村干部当场答复12767条,事后答复3676条,通过县乡协调解决的村庄拆迁、危房改造、道路维修、桥梁改造、沟渠清淤等问题266条,消除历史遗留问题和矛盾隐患近百件。2018年,全县农村信访同比下降33%。

随着“阳光报告会”的全面推开,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猜忌质疑变少了,坦诚信任变多了,群策群力、上下一心,“共话乡村振兴、共谋村子发展”成了平原农村的主旋律。平原县委书记王洪霞说,乡村治理,不缺办法、不缺制度,缺的是深化改革的胆略和真抓实干的气魄。开展“阳光报告会”是从严治党向基层的一次延伸,更是激发村民参与民主管理、改善干群关系的一次大胆尝试。(张春晓 刘晖 张大伟)(完)

来源:大众日报

资讯24小时

阅读量:10.5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2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