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秒丨马瑞芳携新作《煎饼花》做客中外经典文学讲坛

来源:齐鲁网

2019-08-25 19:25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济南8月25日讯 8月25日,以《与共和国一起成长》为主题的“文学照亮人生”中外经典文学讲坛在山东书城举行。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瑞芳携新作《煎饼花》做客讲坛,讲述书香人家的百年悲欢离合。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今年年初,青岛出版社启动“我与共和国一起成长”丛书的出版计划,邀请一批出生于1949年前后的作家,用小说、散文、纪实文学等多种文学体裁,讲述新中国成立初期自己的童年故事,带大家感受时代脉搏。社会风貌、世态人情等都在作家笔下一一呈现,高洪波的《北国少年行》、刘海栖的《小兵雄赳赳》、吴然的《那时月光》已陆续出版。

与读者见面的《煎饼花》便在“我与共和国一起成长”丛书之列,是马瑞芳教授呕心之作,作品以一个家庭的百年变迁为切入口,展现了一个中国北方家庭的沧桑巨变。

《煎饼花》透过这个家庭几代人迥然不同的人生际遇,大手笔地铺展了风云激荡的百年气象,折射出新中国诞生前后的波诡云谲和艰难困苦,家国情、家园情、亲情友情世情……字里行间浸透了丰厚的人生智慧和大爱无疆的情感选择,感人至深。本书通过对百年民生状况的细致描摹与生动对比,唱响了新中国朝气蓬勃的时代旋律,歌颂了永不过时的奋斗精神,充满了撞击灵魂的艺术力量。

谈到创作,马瑞芳教授说,既要真实,也要有趣。“比如说,我母亲怀孕12个月生了我,甚至于我母亲60多岁生病,黄埔军校一期的名将李先洲用推拿术为她治好了,像这样真实又传奇的故事在书中一一展现出来,希望读者可以慢慢感受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人物简介:

9861c110e18c25bfda2c73db7705c1a2_shandian.jpg

马瑞芳,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荣誉委员。 出版作品四十余种,如专著《幻由人生——蒲松龄传》、长篇小说《蓝眼睛黑眼睛》、散文集《煎饼花儿》等。曾获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全国纪实散文奖、首届全国少数民族创作散文一等奖、全国女性文学创作奖、全国女性文学理论创新奖,多次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5年起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马瑞芳说聊斋》(共24讲)。

相关阅读:

《煎饼花》精彩片段:

煎饼花1.jpg

“守着多大的碗,吃多大的饭”是《红楼梦》中刘姥姥的话。我娘一辈子动不动就拿《石头记》说事,常直接说书里的话,不提来历。我小时候听惯了,还以为青州人就这么说话。进大学后酷爱《红楼梦》,才发现我娘说的一些话不是来自蒲松龄,就是来自曹雪芹,要不就是《三国演义》《水浒传》。我娘不仅《石头记》比我熟悉,还会活学活用。我在大学教《红楼梦》时,我娘仍戴着老花镜看《红楼梦》,一边感叹,横排本没有竖排本好看,简体字没有繁体字好看,一边说出些有趣的观点,这些后来都被我用到了电视音频讲座里。

640.webp.jpg

(马瑞芳和母亲)

“好吃好喝靠自家挣”既不是《红楼梦》的话,也不是《聊斋志异》或其他名著的话,而是我娘的人生经验总结。我娘给了我们生命,我觉得我娘对我们七兄妹最大的影响还不是她一脑门子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把子女都送进大学,甚至像对我小妹,是用擀面杖把她赶进大学的,而是我娘辨事明理,凡事一点就通,懂得自嘲,懂得反思。嫁到我们马家后,我娘虽然长时间吃她的东关美食,但她渐渐琢磨到我爹的做人准则,也渐渐认同了这个做人准则,因为,靠这样的人生准则,能粪土万户侯、蔑视千难万险,宁折不弯,永不停步,永不服输!

 (闪电新闻记者 张雨报道)

 

来源:齐鲁网

闪电热点

阅读量:61.6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16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