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的泰山挑山工,什么样?

来源:枣庄工会在线

2019-09-16 18:12

发表于山东

  泰山挑山工又称泰山挑夫,由来已久,是泰山文化的一部分。

  《诗经》云:“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历代大兴土木、崇尚祭祀。三皇五帝皆封泰山。《管子·封禅》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按照“市场需求”的规律,泰山挑山工同期很可能应运而生。

  《宋会要辑稿》云宋真宗年间:“泰山役徒两月一赐缗钱,月给麻屦。”役徒肯定包括泰山挑山工。

  《钦定四库全书·竹隐畸士集》载宋人赵鼎臣的《游山录》:“於是道中游人,尚班班往来,有陟者,有降者,有跣而进者,有负而趋者。”赵鼎臣眼中的“负而趋者”,是身背器物急行,应为泰山挑山工。

  明人王锡爵《东岳碧霞宫祝釐碑》中云:“琢大峪(今北京房山区大峪沟)之石以为质,高丈三尺,广四尺,厚一尺有奇,自京师走二千里,辇而致之山下,缠以巨索,翼以大木,数百人挽之,蚁行而上,凡五十馀盘,经大小天门,日数十步,行三阅月,始达宫前,厥惟艰哉!”可见,其中的“数百人挽之”,说明早在几百年前的明朝,泰山挑山工就形成群体。

  康熙重修《泰安州志》载:“李斯篆刻始皇二世颂德文,碑在岳顶。”即玉女池上。碑料可能就地取材,也可能山下所出。两者都需挑山工的负荷之力。或为远在先秦就有泰山挑山工的佐证。

  民国冯玉祥作《上山的挑夫》:“小篮大担,或挑或提。往来上下,数十余里。腿酸气喘,汗如雨滴……”

  上世纪80年代,冯骥才的《挑山工》入选语文课本,泰山挑山工挑担不怕难、上山不怕险、坦途不歇脚、重压不歇肩,咬定目标不放松,勇于啃最硬的骨头的精神闻名天下。

  有一年,泰山神憩宾馆从英国进口几吨重的锅炉一口,动用100多个挑山工才运至山顶。

  泰山挑山工多为周边村民,之所以愿意干,农忙之余,来去自由,多劳多得,现金结算。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最多有7个挑工队,400多人,为南天门索道站、景区办公楼、孔子庙等多处建筑运送材料。如今,就业渠道丰富后,固定的挑山工寥寥无几了。 

来源:枣庄工会在线

山东工会

阅读量:70.2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26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