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 | 烟台:支部举旗抱团发展 全域推进强村富民

来源:山东农业

2020-05-09 18:51

发表于山东

  近年来,烟台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要求,创新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趟出一条以组织力提升深化农村改革、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烟台路径”。

  一、

  把牢整治方向,蹄疾步稳全力推进

  创新工作思路,让党支部站在经济发展最前沿,参与生产经营全过程,组织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注重有序推进。2017年筛选11个村试点,率先探路;2018年百村示范,树立样板;2019年千村覆盖,规范管理;2020年全域推进,全面提升,目前已有1850个村党支部领办了合作社,带动集体增收3.9亿元,群众增收5亿元。注重利益联结。由党支部成员代表村集体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助群众细算对比账、长远账、民生账,把涣散的群众组织起来,通过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多元化入股形式,建立群众和集体经济利益共同体,抱团发展、规模经营,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注重共同富裕。让群众参与合作社全产业链增值收益,由党支部把牢分红主动权,确保合作社“姓公不姓私”、群众利益最大化;明确提出单个社员出资比例不得超过20%,防止“大户垄断”形成“精英社”;注重通过集体赠股、土地置换等方式优先吸收贫困户入社,解决“以地养老、永久脱贫”问题,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二、

  健全保障机制,助推发展提质增效

  连续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纳入市委“三重”工作,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发展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强化资金支持。连续两年共安排1.72亿元专项资金,真金白银扶持,增强发展活力;设立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增量奖,对村“两委”成员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激励担当为;积极推动“强村贷”政策落地,发放贷款512万元,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优化跟踪服务。指导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叫响合作社产品品牌;建立烟台市乡村振兴学院、30处乡村振兴实训基地,搭建培训实践平台;发挥农科院校及驻烟高校力量,筛选100名农业专家,组建顾问团精准对接服务,强化智力支撑;举办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线上招商推介会,搭建社企合作平台,现场签约24个项目,总投资额15亿元,增强发展后劲。细化闭环管理。出台30余项扶持政策、22条指导意见,建立起章程统一审核、项目统一论证、财务统一管理等“六统一”机制,用制度管人管钱管事。合作社经济合同以及1万以上的重大支出等,除成员大会通过外,由乡镇街道党(工)委负责审核把关,着力防控经营风险。

         三、

  激活一池春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将党支部政治优势、合作社经济优势、群众能动性充分融合,优势叠加互补,形成聚合裂变效应。支部由弱到强。在带领群众一起干、一起闯的过程中,党支部发展经济有抓手、服务群众有实力,做实了党支部领导地位,全市五星级党组织占比同比增加11%;村干部干事有舞台、说话有底气,找到了当家人的感觉,提升了话语权和组织力。民心由散到聚。通过股份合作,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群众像“石榴籽”一样聚在党组织周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集体意识进一步回归。在疫情防控中群众捐款捐物、送水送饭,再现了人民“小推车”精神。农业由小到大。流转土地23.5万亩,连片平整后新增集体用地1.76万亩;引入先进技术改造老劣果园46万亩,3年内将梯次改造老劣果园120万亩,有效解决一家一户转型升级难的问题。注册品牌商标400余个,与鲁花等农业龙头企业,振华等大型商超建立合作关系,畅通销售渠道,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有机衔接。人才由走到留。合作社遍地开花,产业蓬勃发展,为人才回引搭建起平台,吸收4.2万名村民入社务工,1800多名人才返乡创业,今年以来已有26人回村任职,19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乡村由乱到治。通过领办合作社,强村富民实现了双赢,党支部有钱办事,大力改善了民生,建广场、办晚会、兴民俗、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村庄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信息来源:山东省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

来源:山东农业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阅读量:13.8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4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