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科技翅膀让大地也有腾飞希望 442名科技特派员覆盖全部省定贫困村

来源:鲁中晨报

2020-06-17 09:48

发表于山东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每一次农业革命背后,都蕴藏着生产工具改进和种子改良的力量,引领着中国从吃饱到吃好转变。无论是生产工具还是良种的变化,其背后有着一种共同的力量,那就是科技。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近日,本报深入采访探寻科技扶贫的故事,从科技与泥土的黏合中,发现感人奋进的声音;在科技人才与乡村振兴的契合中,体会科技扶贫的力量;从淄博聚力打造农业3.0时代有显著影响力的数字农业中心城市征程中找寻科技赋能带来的可借鉴可推广经验。

一样的地就是能多打粮食

6月10日,高青县木李镇中李赵村刘文岭种的小麦迎来丰收。在似火骄阳的照射下,他红彤彤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这是收获的喜悦。

刘文岭是中李赵村的村民,今年种植了80多亩小麦。他说,今年“倒春寒”比较严重,对于小麦生长来说很不利。但是这个品种抗寒能力强,而且抗干旱效果好,今年的小麦一亩地大概能打1100斤,能有这样的收成确实很难得。这全靠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丰科技”)的小麦新品种,小麦良种“山农27号”立了大功。“这个种子不孬,抗倒伏、抗干旱,分蘖挺好,我就浇了一水,不光节水,还省工省力。”

6月11日,在禾丰科技,记者见到了该公司董事长朱俊科。当天来自菏泽成武的山东大恒种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宝正在跟他洽谈业务。“去年我们用了禾丰科技的‘齐民8号’小麦种子,效果非常好,最大的好处就是产量高、抗冻、抗倒伏,咱农民种地不就是图个产量高嘛!一亩地的产量比当地品种高100—200斤。”在刘建宝看来,禾丰科技是“真科技”,要不然一样的地咋就能多打粮食?

朱俊科告诉记者,之所以能够多打粮食,在于长期以来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投入。只有更懂土壤更懂种子,才能有更丰富高产的产品。2010年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建立淄博市首家民营农业科学院——淄博禾丰种业农业科学研究院,积极进行山东省小麦、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跟踪评价试验、淄博市农业良种工程抽检种植鉴定试验,以及小麦高产创建、种子风险评估等多项试验。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匡廷云与该公司共建院士工作站;2019年,公司与山东理工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兰玉彬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通过借智借力提升公司产品的科技含量。

“科技扶贫的办法很多,但是实现途径只有一条,就是让农民增产增收。增产的途径有很多,良种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多年来,我们持续通过育种技术提升农民收入。”朱俊科说。

该公司先后选育国审小麦品种3个,省审小麦9个;国审玉米品种1个,省审3个;指导创制小麦种质350多份,育成小麦品系90多个;5个节水抗旱小麦品种通过山东审定,均为当年度审定品种第一名。其中小麦品种“山农28号”2016年高产创建实打812.7公斤,创造了鲁中地区小麦亩产最高纪录,年推广面积居山东省第二位、全国第五位;“齐民7号”节水耐旱,是山东省育成的首个中抗赤霉病的绿色小麦新品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这么说,山东省所有饭桌上的馒头,差不多每五个中就有一个是禾丰科技的麦种。”朱俊科充满自信地说。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推广面积4000多万亩,增产粮食24亿多公斤,为农民增收48亿多元。指导建立了3个小麦标准化种子生产基地,优先为农户提供小麦去杂工、田间管理、畜牧养殖等就业岗位,合计工日2万余个,有效提高农户务工收入。

从种粮食到育种子 优化产业结构

事实上,朱俊科还有多个身份,他是淄博市科技特派员,还是桓台县荆家镇的挂职科技副镇长,作为山东省唯一人选荣获2020年全国优秀基层科协“三长”称号。在朱俊科看来,无论什么身份,自己始终是一个农民,有着一个造福农民的梦想。既然承担了科技扶贫这项工作,就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让农民从科技进步中得实惠。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2018年8月2日禾丰科技与木李镇中李赵村、小田村、帽子王村、莱家村4个村科技精准结对帮扶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现场送去了科技扶贫爱心小麦良种“山农27号”2万斤,并在中李赵村建立良种培育基地,带动当地农民从种粮食到育种子的改变。虽然种子和粮食的物理特征基本一致,可是对于木李镇来说,这不仅是农民增收的一大步,而且是产业转型的一大步。

木李镇中李赵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德平告诉记者,“山农27号”种子很好,在附近几个村种植亩均产量大约1200斤。预计每亩增产60公斤左右,禾丰科技还可以作为麦种回收,回收价格比市场价高0.1元/斤。另外,还有节水、节肥等方面的优势,一亩地成本大概降低30-40元。综合来算,一亩地可以增收超200元。去年就有很多村民是自己留的种子,从今年的收成来看还不错。“山农27号”的推广种植将推动木李镇实现传统农业与高科技农业创新成果的有机结合,为木李镇4个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增效、脱贫攻坚注入新的动力。

奔走在科技扶贫路上的朱俊科,以良种为武器,与农民一起对着贫穷这个最大的“拦路虎”不断攻坚。2019年12月,禾丰科技为荆家镇东刘村等提供优质玉米种,玉米收获后禾丰科技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回收,带动村民实现脱贫致富。目前,该公司已经为248个贫困户免费发放种子、肥料、农药等物资,共计56万多元。

对此,朱俊科表示,公司将继续加大科研力度,继续选育高产、优质、高效的新品种,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科技产业扶贫模式,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更大的力量。

事实上,禾丰科技承担的小麦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系列项目还是淄博市科技部门重点支持的项目之一。该公司通过建设“科研院校+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的种子繁育体系,带动临淄3万农户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小麦种子繁育镇,面积达7万亩。如今除了禾丰科技所在的朱台镇,木李镇几个村也从中尝到了甜头。

在田地里结出的硕果还有很多,禾丰科技的小麦新品种“齐民7号”的选育与节水高效栽培技术获得2019年淄博市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

442名科技特派员 为贫困村插上科技翅膀

像朱俊科这样的科技特派员还有很多,事实上解决了农村科技人员匮乏的难题,为贫困村脱贫注入了科技元素,通过科技为脱贫攻坚赋能。

淄博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于秀栋表示,2016年以来,淄博市科技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扶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立足部门职责,实施科技精准扶贫专项行动。注册科技特派员442人,组建科技扶贫服务队30个,立项支持科技扶贫项目73项,建设科技扶贫服务平台62个,开展科技扶贫系列活动50余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科技支撑。

工作中积极实施“市科技扶贫服务部门——专家服务团——科技扶贫服务队——科技特派员”的四级梯度联动服务机制,按照“产业需求,就近帮扶”的原则,依托山东省科技特派员管理系统,注册备案了442名科技特派员在各区县开展技术服务。从中重点选派165名科技特派员组建了30个科技扶贫服务队,采取“1+N”模式,即一个科技扶贫服务队帮扶N个贫困村开展服务,实现了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科技指导人员全覆盖,并制作了科技指导人员公告牌,在贫困村悬挂公告,明确服务内容及联系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截至目前,服务队已累计为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开展科技服务活动600余次。2019年,30个科技服务队申报了“淄博市科技支撑乡村产业振兴技术集成及应用”项目,获批省级扶持资金289万元,重点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建设、基层科技人才培养等。

临淄区朱台镇北高东村农科驿站已经成为朱台镇远近闻名的农民“科技加油站”,一直致力于科技成果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驿站负责人徐林生告诉记者,农科驿站已经成为农业科技下乡的桥头堡,成为农业科技与农村融合的很好载体。通过农科驿站,可以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推广先进品种和技术,积极开展科普工作。

在于秀栋看来,农科驿站在科技扶贫工作中,起到了应有作用,不仅是播撒了科技的种子,而且成功育苗,甚至有些地方已经长成了大树。围绕贫困村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实施科技培训和科技下乡活动,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推广先进品种和技术,现场接受农民科技咨询,这都直接弥补了农民的科技短板。截至目前,已举办“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水稻种植技术”“全市科技指导人员结对帮扶重点贫困村活动启动暨农业扶贫科技培训班”等主题科技扶贫系列活动50余期,引进新品种50余个,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60余人,培训农民5000余人,发放科技宣传材料10000余册。


来源:鲁中晨报

淄博新闻

作者:记者 孙银峰 通讯员 陈茜茜 王刚 石晓静

阅读量:352.2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34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