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威海,少不了这些文艺范儿!

来源:Hi威海客户端

2020-06-22 08:45

发表于山东

“打卡”博物馆、美术馆,到图书馆感受文墨书香,参与各类文艺活动……如今,蓬勃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让海滨风情浓郁的威海更显文艺范儿。

今年是威海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收官之年,在强化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威海市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创新服务方式,深挖特色亮点,培育文化品牌,切实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打造展陈亮点 追溯城市文化源头

6月19日,坐落于市群艺馆二楼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示馆,尚未对外开放,便吸引了不少市民的注意。

800平方米的非遗展馆,以实物、图文及多媒体的多种呈现方式,展示具有威海民俗特色的国家级或省级非遗名录的项目。说起展厅的点睛之笔,工作人员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非遗工坊。”每一个非遗工坊均由传承人及其弟子现场坐镇,进行技艺展示和体验互动,市民可以跟着非遗传承人,亲自体验剪纸、面塑等技艺,聆听威海传统民俗的掌故。

1.jpg

即将“开门迎客”的市群艺馆的非遗展厅是威海市打造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色亮点之一。近年来,威海市不断创新发展传统文化,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推广,让传统文化火起来、热下去,获得更大张力。

据统计,威海市已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儒学讲堂示范点200个,培训传统文化志愿者300名;成立市图书馆尼山书院联盟,共培训5000余人次;打造历史文化展室示范点200个,打造了东楮岛村等一批富含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的精品村落。

培育特色品牌 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在合庆湾畔,友谊林旁,一栋古朴典雅的建筑正发生着蜕变——它就是即将竣工的“城市会客厅”。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内部细节调整。

“取名会客厅,就是希望这里成为招待朋友,展示城市品位、底蕴的文化场所。同时也为老百姓打造一处既能感受本土文化,又能领略国际文化的公共文化空间。”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按照会客厅功能定位,馆内大到布景摆设、小到一幅装饰挂画,都拥有一个专属的二维码,参观者仅需扫码便可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故事。

加紧施工的城市会客厅,正是威海市培育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威海市积极打造各类文化空间,并依托各文化空间的功能定位,精心打造各类活动。“例如,‘群星大讲堂’‘青少年交响乐团’‘周末小书屋’等,已成为威海闪亮的文化名片。”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打造文化“名片”的同时,威海市还大力实施“文化惠民 服务群众”工程,每年对500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完善提升,年均开展送戏演出近1.4万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3万余场,每年培训基层文艺骨干2000名,极大丰富了广大市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效应,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逐渐提升,文化内涵日益丰富。

搭建云平台 增强群众文化满足感

“按照我的教法,大家一定要勤加练习,今天的课程到此为止。”6月18日,荣成市文化馆声乐老师徐丽刚结束一节“云上”声乐课。

今年,荣成市文化馆为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征集市民意见,联合第三方平台为市民架起了一座七色的文化“彩虹”:准备的400门线上文化慕课,涵盖音乐、舞蹈、戏剧、传统文化等多个呼声较高的门类,让市民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公共文化培训的部分免费课程。

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过程中,不仅荣成市文化馆上线公益课堂,全市各个公共文化场馆也及时补充文化资源,创新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保证文化服务不停歇、不断档。

以威海智慧文化平台为基础,威海市充分整合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投入430万元建设威海公共文旅数字化项目,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文旅服务。中央网络课堂,将专家讲座或培训同步实时传送至各区市场馆和多个基层服务点,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下沉;大数据互动展示数字墙,在公共文化场馆内设置可触控数字墙,重点展示威海特色文化、文化品牌、文艺团队等内容。目前已完成建设,正在进行验收。

接下来,威海市将实施威海智慧文化平台二期建设,加强后期管理运营,推动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数字化建设,打造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数据库。(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李文思 张宇/文 资料图)

来源:Hi威海客户端

威海新闻

阅读量:41.4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1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