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秒丨支部领办合作社 滨州博兴盐碱地里长出富民强村“新希望”

来源:齐鲁网

2020-07-01 22:36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日讯 滨州市博兴县乔庄镇谭家村党支部在村庄发展过程中,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对村里盐碱化严重的土地进行集体流转,大力探索稻田综合种养新模式,有效破解了村里老年人种不了、年轻人不愿意种而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难题,让集体有收入,村民有增收,共享发展成果。

“二亩半地,今天一天能插完这一块吗?能插完得了,很好啊,咱们前期插的都很好。(株数)你调大一点就行,咱们这秧多的是,调大点,正常保成活率。”博兴县乔庄镇谭家村党支部书记谭建强说。

最近这几天,乔庄镇谭家村党支部书记谭建强格外忙碌,村里农产品合作社流转的一片稻田正在插秧,每天一大早,他都要到地里看看秧苗的长势情况。记者前去采访时,他正在稻田里忙着给插秧机填装秧苗,谭建强告诉记者,稻秧插播的好坏,事关合作社一年的收益,因此自己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今年我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流转了300亩的土地,咱们有这么三个模式,一个稻蟹共生模式,这个稻蟹共生模式,主要讲究的就是,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充分利用稻蟹之间的生态关系,让两者互利共生。”谭建强说。

谭建强告诉记者,谭家村地势较为低洼,一直以来,棉花是传统的经济作物,去年的强台风利奇马让很多村民损失惨重。田地被大水泡过后,盐碱化也变的更为严重,传统的棉花种植这条路显然是行不通了。作为村里的党支部书记,谭建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样,在我们党委政府的引导下,通过咱们镇党委书记高书记亲自带队,到烟台栖霞、济南的齐家庄、东营的永安参观考察,回来以后,我们村两委多次开会研究,感觉种植水稻比较适合我村的盐碱地,这样我们村里就成立了合作社。”谭建强说。

谭建强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一亩地的棉花扣除种子、农药、化肥、机械等费用,能收入500元,其中还不包含人工费。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村民不需要再下地干活,每亩地收益的流转费受益也在500元以上。今年3月,村党支部领办的谭稼农产品合作社成立,然而,合作社刚起步,谭建强就碰到了一个让自己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在刚开始成立合作社的时候,有很多农户他不是很理解,再说种稻子他们更是不理解,对支部领办合作社,想法也是很多,总感觉管理各方面,老百姓有担忧。这个人工费,人工插秧等一些费用感觉很高,所以我们经过村两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了由4人投资这一块合作社的前期费用,这样还有很多的老百姓还是不理解,感觉这个合作社要是赔了怎么办?这样,我就在大会上,向全体村民保证每亩地最低500元分红,上不封顶,这样对咱们村民吃了一个定心丸。”谭建强说。

现如今,谭稼农产品合作社已流转土地300余亩,并注册了济青渠首、打渔张灌区、乔庄庄铺、谭家琉璃古井4个商标品牌,有效解决了村里的土地“老人种不了、年轻人不愿意种”这一历史难题。

“谭家村棉田改稻田项目,采取的是党支部领办成立集体合作社的方式,成立生产销售公司,让本村的群众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技术入股的方式,共同参与生产经营,按照相应的比例分红,真正让集体有收入,村民有增收,共享发展成果。特别是今年以来,乔庄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抓好农村党支部的头雁工程和强基工程,大力引导,积极培育梁楼、黄家、谭家、大庄、辛店等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探索党支部全面领导下的“党支部+产业+村集体经济增收+乡村治理”的乡村镇振兴样本村,把土地流转到集体,让农民参与进来,储备了一批乡村振兴过硬党支部。”博兴县乔庄镇党委副书记刘兆涛说。

闪电新闻记者 陈帅  博兴台 张鹏程 报道

来源:齐鲁网

滨州新闻

阅读量:27.6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1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