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严守核试验秘密,夫妻间谈话从不牵涉自己工作

2019-06-24 20:35

发表于山东

978e99003f9f27d87f9c9188b3772dfa.png

他,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他,隐姓埋名参与研发国之重器;他,为国捐躯生命永远定格在59岁;广播剧 郭永怀(4)敬请收听。

640.webp.jpg

郭永怀、李佩夫妇和女儿郭芹

钱三强和郭永怀的谈话一直持续到深夜。

从此,郭永怀更忙了。他一早出门去力学所,然后就不见了身影。而李佩自从调到中国科大去担任英语教员后,每天清晨就要走一个多小时的路去玉泉路上课,晚上回家做饭,照顾女儿,备课,一直忙到很晚。郭永怀每天回家后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通宵达旦地工作。有很多时候,郭永怀深夜才回到家。李佩感到她的丈夫越来越瘦了。更让她感到奇怪的是,郭永怀回家时,帽子上,头发里总有许多灰尘,皮鞋上也沾了泥巴。

李佩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些天,郭永怀已经开始了这项国家最高机密的核武器研制任务。

当时,核武器研究院没有试验场地,郭永怀和王淦昌借用长城脚下这个解放军的靶场和几间破旧的土砖房里,开始了爆轰物理实验。溶炸药用的蒸气锅是在护国寺买来的一个普通的茶水炉,溶药桶是问工程兵借的,用马粪纸做的药膜代替金属药膜,用人工搅拌来代替机器搅拌。蒸汽溶化的炸药气味刺鼻,毒性很大,但越是这个时候越得尽快搅拌以保证铸造部件密度均匀。

郭永怀:老王,你已经干了半个小时了,出去休息一下,我来吧。

王淦昌:我没问题,再坚持一会。

郭永怀:不行,我比你王淦昌先生还年轻两岁,还是我来吧。

王淦昌:哎,老郭,你忘记了,我现在叫王京了。

郭永怀:哦!对对!应该叫你王京同志,哈哈。

助理甲:郭所长、您和王京老师都出去休息一会吧,我们来。

助理乙:对,我们来搅动一会吧。

在北京郊区怀柔的这几间破砖房里,郭永怀和王淦昌带领这个团队,架起了几口铁锅,用棍子搅拌着炸药。没有通风设备的屋子里弥漫着粉尘,大家只能轮流进来工作。这些天来,郭永怀和王淦昌这两位已经年过半百的科学家和年轻人抢着做这件又脏又累工作。

一阵阵的爆破声,北京郊区怀柔县的古长城旁响起。一年中,郭永怀、王淦昌和科技人员一起搅拌炸药,指导设计实验元件,指挥安装测试电缆、插雷管,他们做了上千个实验元件的爆轰实验。到1962年底,基本上掌握了郭永怀提出的内爆的重要手段和实验技术。

一年前,在讨论原子弹的引爆方式时,郭永怀提出了用“内爆法”作为主攻方向。

郭永怀:根据我对资料的分析,原子弹的引爆方式有两种。一种时“枪法”,它采用两块亚临界的核材料,一个作靶子,一个作子弹。利用常规炸药的冲击力,吧子弹射到靶子上,实现核爆炸。另一种就是“内爆法”,她的原理是在亚临界状态的核材料周围布置常规炸药。利用炸药爆轰波具有光学特性,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和衍射的特性,引爆原子弹。

郭永怀:枪法虽然简单,可需要的核材料多,技术上还有很多缺点。所以我提议用内爆法。

1963年初的一个夜晚,郭永怀回到家里后,就忙着在书房收拾资料。

李佩:永怀,先吃饭吧。

郭永怀:好,我马上就好。

李佩:怎么了,一回家就忙着收拾东西。

郭永怀:是的,我明天一早要出差去。

李佩:我吃完饭就帮你准备行李吧。

郭永怀:我自己来吧。李佩,这次出差也不知要几天,你一个人带着女儿在家,要辛苦了。

李佩:你去吧。你啊,就是在北京每天也时好多时间看不到你的。嘿嘿。多带几个苹果吧。路上吃。

其实李佩心里早已明白。

李佩:这两年,他常常是说走就走,从来也没说去哪儿出差,去多少天。可最近这段时间这中关村小区还真有点奇怪。前几天听人说邓稼先对家里人说要出差。可第二天他夫人却在公共汽车上遇见了邓稼先。还有人传说他们情感出了问题。永怀他刚才一回家就收拾东西,还拿了好几件衣服,一定是要出去一段时间了。

郭永怀来到了青海高原一个叫金银滩的地方,这是刚刚建成的核武器研究基地。其实,说是刚刚建成,也只是一些低矮的土坯房。一批批的技术人员都从各地来到了这块荒无人烟的基地。

技术员:郭老师!

郭永怀:哎!小李啊,你们到啦!

技术员:到了。从接到通知开始,一直不知道是来做什么工作,到了这儿才知道,我们是参加这么重要的任务,太激动了。

郭永怀:好!情绪很高涨。但是我要告诉你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哦!

郭永怀:这个基地刚刚建设不久,各方面条件都很差,又是在海拔3200米的青海高原,高寒缺氧,气压低,水烧不开,馒头蒸不熟,连你们年轻人走路快了都会喘气。条件很艰苦啊。现在正是国家困难时期,粮食也紧缺,这几天,大家的伙食是每顿两个土豆。

郭永怀走到窗前,指着前面的一所土砖房,对新来的技术人员说。

郭永怀:你们再看那里。那是基地的医务室,现在外面的气温零下20度。在外面排队等着进医务室的都是因为营养不良,得了浮肿病的同志。医生也没有办法,只能给他们没人打一针葡萄糖。他们都是在饥饿和疾病下坚持工作的。

技术员:郭老师,您都能在这样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工作,我们更要坚持到底了。我们不怕,一定会完成您安排的任务。

郭永怀:好!明天我们就要去做爆轰试验。你们都准备一下吧。

郭永怀每天带着技术员们,坐着卡车,顶着风沙往返于试验场地和宿舍。每次去场地都要在坑坑洼洼的路上颠簸好几个小时。

有一天早晨,就在卡车要出发是,郭永怀发现少了一个人。

郭永怀:哎,车马上要出发了,小李怎么还没来?

技术员:我去宿舍看过了,没有。

郭永怀:其它地方找过吗?

技术员:都找过了,没有。

郭永怀:昨天晚上回来的时候,他和谁坐在一起的?

技术员:昨天晚上风沙好大,天又很黑,大家都蒙着脸。我们也没注意到他。

郭永怀:快出发,去现场看看,会不会他昨晚没坐上车。

卡车颠簸着向一百多公里外的爆轰试验场赶去。

刚到试验场,远处几个解放军巡逻兵押着一个人走过来。

技术员:哎,你们看。那好像是小李。

巡逻兵:同志,这个人你们认识吗?

技术员:认识啊,是我们部门的。

巡逻兵:我们今天清早在巡逻是发现这个人脸朝下趴在地上,人快冻僵了。问他是哪个部门的,做什么工作,他什么也不说。我们怀疑他是特务,审问了他好久,他说要等你们卡车来。

技术员:解放军同志,这个人是我们的,谢谢你们啊。

郭永怀:小李,你怎么回事啊。昨晚怎么会没回去。

小李: 郭所长,昨晚工作结束后,挂着大风,眼前全是沙尘,我的眼睛又不好,什么也看不见,我想叫你们又被风沙呛得喊不出啦。就没赶上车。

郭永怀:那你这一夜怎么过来的啊?

小李:天黑了,我什么也看不见,就在地上扒了一个坑,把脸藏在下面,都过了这一晚。我还以为要见不到你们了。早上被这几位巡逻的解放军同志发现了。

巡逻兵:委屈你了,同志。你刚才为什么不说啊。

小李:我们有纪律,不能随便说自己的工作和单位名称。

巡逻兵:真对不起,同志。

小李:没关系,没关系。都是为了工作。

郭永怀:快把他扶到汽车驾驶室去,让他喝点水,好好休息。今天不要工作了。

小李:郭所长,我不用休息,我没事。

郭永怀:还没事,你看你冻成这样了,讲话都还在哆嗦。快,快让他去休息。

时间在一天天的过去。这两年里,夫人李佩已经习惯了郭永怀的突然消失,又突然出现。她从不问郭永怀在做什么工作。郭永怀回到北京时,她每天会给郭永怀准备一个苹果,去外地出差,李佩就会在给他多带几个苹果和一些茶叶。他们之间的谈话都是关于年轻人的,从不牵涉到郭永怀的工作。

郭永怀:家里发的糕点票还有吗?

李佩: 有啊,你常常在出差,都留着呢。

郭永怀:明天我去力学所看看那几位研究生,把这些糕点票送给他们吧。

李佩: 早就给你准备好啦,还有几十斤粮票,你一起拿去分给他们吧。嘿嘿。知道你对这些孩子比自己的孩子还要亲。

李佩和郭永怀一直是很默契的,刚回国时,他们就把在国外带回来的存款捐献给了国家。遇上这几年的困难时期,他们又将已经购买的国债交给了国家。遇到节假日,郭永怀就把研究生和助手们叫到家里,说是要和他们谈工作,其实常常是李佩做了很多菜,让郭永怀把学生们带到家里来补充营养。

郭永怀继续不停地在北京和青海高原的核武器试验基地之间往返。他的爆轰试验离最后的成功也越来越近了。

1963年12月24日,一比二的原子弹爆轰试验取得成功。

1964年6月6日,一个全尺寸的原子弹爆轰试验也达到了预期效果。这是一次唯独不装核材料的完整试验。这表明了中国的原子弹研制已经成功在望。

1964年9月,在新疆罗布泊戈壁深处,原子弹试验基地平地矗立起一座102米高的铁塔。为了测试这次核爆炸的性质、当量、效应,在铁塔四周方圆60公里范围内布置了90多项效应工程、3000多台测试仪器。

1964年10月的一天,离家数月的郭永怀又像平常一样,没有任何预先通知突然回到了北京。李佩打开门,看着眼前的郭永怀,感到有点奇怪。郭永怀是个连走路都在思考问题的人,平时走进家门也是一脸的沉思状,今天站在面前的郭永怀是满脸堆笑,李佩心里一阵疑惑。

郭永怀:嘿嘿,我回来了。

李佩:快进屋吧。我也刚到家,你先休息一下,我给你泡壶茶。

郭永怀:好!好久没喝茶了。

李佩:不是给你带茶壶去了吗,怎么不用啊?

郭永怀:忙啊,没时间泡茶。哎,我先洗洗脸。

李佩:好,我给你倒水。

李佩:晚上想吃什么?我马上就做饭。

郭永怀:哎!别做了,别做了!去王淦昌家吃,我们约好了,还有彭桓武。

李佩:怎么刚回家就要去老王家吃饭?

郭永怀:是,是,就是聚餐。我们家有酒吗?带一瓶酒去。

李佩:还要带酒去。

郭永怀:是啊,今天喝点酒。

李佩:他今天是怎么啦?一回家就这么开心,还要带着酒去王淦昌家聚餐,还换上了干净的衣服,这老王家不就在旁边的楼吗。奇怪。好多年没见他这么兴奋了。

郭永怀和李佩来到了就在隔壁一栋楼的王淦昌的家。眼前的王淦昌也让李佩感到奇怪。

李佩:这老王今天怎么也变了,平时的他一直是言笑不苟,可今天,他和郭永怀一样地笑逐颜开,连早来一步的彭桓武也是这个模样,他们到底是遇到了什么开心事?哎,老王啊,今天有什么开心事啊?老郭一回家就说你们要聚餐。

王淦昌:哈哈,就是出差好久了,回来后大家一起聚聚。来来,你们请坐。

李佩:我去帮你夫人一起准备饭吧。

王淦昌:哎,不用不用!做饭是我们家这位的强项,你请坐,喝茶,喝茶。嘿嘿。

郭永怀:老王,让李佩去帮忙吧,我还有件事想和你们二位谈谈。

王淦昌把郭永怀和彭桓武请进了书房,随手关上了门。

王淦昌:老郭,有什么想法啊?

郭永怀:老王,老彭。在会北京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王淦昌:什么问题?

郭永怀:我们刚刚完成了第一课原子弹的试验,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已经有了原子弹,但是,这其实就是一个核装置。它还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核武器。  

王、彭:对,对!

郭永怀:虽然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开始了一些工作。但是,昨天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好多同志认为武器化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我感到这是一个问题。

王淦昌:说得对!离开基地的时候,我也听到有人说核爆炸成功后,其他问题都好解决了。

郭永怀:就是这种轻敌的想法很不好。我们现在就要提醒相关的研究人员:核爆炸只是一个开始做好核弹武器化和系列化才是今后的重要方向。首先,我们要完成核航弹的研制,保证核航弹在空投过程中保持稳定,而且要使投弹飞机安全逃离危险区,航弹还必须要有很好的增阻特性,这些课题都是都是很困难的。

王淦昌:对,你说的这些确实相当重要,而且要马上着手进行的。

正在他们开始吃饭时,王淦昌的夫人习惯的打开了收音机。

王夫人:我把收音机打开吧,7点了,听听新闻。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新闻节目时间。下面播送新闻公报。加强国防建设的重大成就,对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贡献。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政府发表声明,郑重建议召开世界各国首脑会议,讨论全面禁止和销毁核武器问题。

640.gif

新华社北京十六日电。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十五时,中国在本国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

李佩: 你们知道吗,昨天晚上很晚的时候,街上有车在散发人民日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号外,到半夜都有人敲锣打鼓的庆祝。今天我去上班,科大的学生们都兴奋地在谈这件事。

王淦昌:哦,知道,知道,老郭,好事啊!

郭永怀:是啊!好事,来喝酒。

郭永怀、王淦昌和彭桓武拿起酒杯轻轻地碰了一下,三个人无语地微笑着。李佩在一旁看着越来越疑惑。

李佩:他们今天正是很奇怪,说是一起来聚餐喝酒,又不说话,只是笑着一口口地抿着酒。这么大的新闻,平时经常在吃饭时谈笑风生的郭永怀却没有一句评论。哎,对啊。这王淦昌曾经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领导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超子的反粒子——反西格马负超子。他可是一个国际知名的核物理学家,老郭这几年经常和他一起出差,每次出差去哪儿,干什么从来都不说。今天这原子弹爆炸的新闻会不会跟他们有关系。

李佩越想越肯定,她心中一阵阵的激动。这几年丈夫郭永怀经常不辞而别,数月不见踪影,自己每天一个人走很远的路去中国科大上班,除了照顾女儿,晚上还要备课到深夜。这一刻,她心中的委屈顿时全消失了。她端起桌上的茶杯,看着郭永怀

李佩:来,我以茶代酒,一起为我们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也为你们今天回家,干杯!

郭永怀:好!干杯!

王、彭:干杯!为好消息!

众人:干杯!

这一晚,他们坐在一起吃饭,很少说话,只是淡淡地微笑着,轻轻地碰着酒杯。


荣成台 王树啟 闪电新闻 胡红梅 实习 张迎新

相关阅读>>>

夜读丨①“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竟因一件绑架事件被山东老乡熟知

夜读丨②“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烧毁所有研究论文,只为报效祖国

夜读丨③“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严守核试验秘密,夫妻间谈话从不牵涉自己工作

夜读丨④“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严守核试验秘密,夫妻间谈话从不牵涉自己工作

夜读丨⑤“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飞机失事刹那,用生命保护国家绝密资料

闪电夜读

阅读量:222.2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473

相关推荐